汪机
明祁门(今属安徽)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汪渭之子。随父习医,凡素灵经典、诸家之说,无不潜心探讨,务求明了而后已。行医几十年,尤擅治异疾奇病、疑难杂症,因而得名于医界。对内、外、针灸、痘疹等科,亦有独立见解。在医术上深得《内经》之精蕴,认为人体应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不能偏执一端。强调疗疾以调补气血为主,更偏重于理气。并主张外证应本于内。著有《医学原理》、《读素问钞》、《外科理例》、《针灸问答》、《伤寒选录》等书。弟子陈桷辑其临床医案成《石山医案》一书,为明代医案较完备之专书。
明祁门(今属安徽)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汪渭之子。随父习医,凡素灵经典、诸家之说,无不潜心探讨,务求明了而后已。行医几十年,尤擅治异疾奇病、疑难杂症,因而得名于医界。对内、外、针灸、痘疹等科,亦有独立见解。在医术上深得《内经》之精蕴,认为人体应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不能偏执一端。强调疗疾以调补气血为主,更偏重于理气。并主张外证应本于内。著有《医学原理》、《读素问钞》、《外科理例》、《针灸问答》、《伤寒选录》等书。弟子陈桷辑其临床医案成《石山医案》一书,为明代医案较完备之专书。
官署名。西晋永平元年(291)改中书省秘书局置。秘书局原在禁中,统著作局,管理中外三阁图书,并掌管国史的修撰,自是秘书之府始居于外。以秘书监为长官,下置秘书丞、秘书郎、校书郎、著作郎、佐著作郎等。南朝
刑部尚书之别称。
日本遣唐使节。永徽四年(653,白雉四年)任遣唐大使。一行一百二十一人,有入唐留学生、入唐学问僧数十人,与另一大使高田根磨分两路入唐。次年,完成使命归国,带回大批典籍及其他物品,另一路使节高田根磨于赴
?—89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母郭后。建武十五年(39),封淮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性骄奢,待下严酷。明帝永平年间,被人告发造作图谶,祠祭祝诅。徙为阜陵王,心怀怨望。章帝建初年间,复被告发图为逆谋,再
官名。(1)经略使之简称。(2)明置,为朝中派出总制一方军务的重臣,称经略某地或某军务,后渐成官名。始于永乐十年(1413)侍讲杨荣经略甘肃。多以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出任,权力极大。清初曾沿置,中叶
明广西大藤峡(今桂平)人。瑶族。幼年入宫为宦官。成化时侍万贵妃,迁御马监太监,为帝所宠信。成化十三年(1477)设西厂,受命督其事,所领缇骑倍东厂。屡兴大狱,排陷朝臣,倚权势占夺民田达两万余顷。十五年
书名。明陆深撰。四十卷。是编为札记之文,除专论史学、治道、书法、奇器各集外,其余皆订正经典、综述见闻、杂论事理,每一官一地各为一集,足资考证者甚多,为明人笔记中之佳本。有嘉靖陆楫刊本。
?—1857清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字湘林。嘉庆举人。由兵部笔帖式擢礼部主事,升郎中。道光三年(1823)出为湖南永州知府。后历任甘肃按察使、喀喇沙尔办事大臣、盛京工部侍郎兼奉天府尹。二十三年擢热河
1519—1558明山西长治人,字应乾,号复庵。嘉靖进士。授广平知县,累迁苏州同知。以御倭功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杭二府兵备道。三 十 四 年(1555)击退进犯苏州之倭寇。后升任山东布政使。卒于任。著有
隋仁寿元年(601)以广川县改名。治今山东德州市东。大业初属平原郡。唐属德州。元和四年(809)移治白桥,在今德州市西卫河西岸。十年又移治小胡城,即今德州市。五代周废入将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