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诗词古文>黄损生平

黄损生平介绍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朝连州(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人,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查看黄损的诗词古文

生平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连州人,初隐居,少年时期为人慷慨有大志,有王佐之才,结交郑谷(都官)、宋齐邺(后相南唐)、桑维翰(后相后晋)等名士。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登进士第,仕南汉刘龚为尚书左仆射(宰相),黄损与当时的北方名士齐丘、桑维翰友善,经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二人都“自以为不及”。曾献十策,斥责权贵,为朝臣所忌。又极力反对刘龚建南薰殿。因之失庞,退居永州湖上,诗酒自娱,为骚人所宗。黄损还善于写诗,与郑谷、齐己等共定诗歌用韵为葫芦、辘轳、进退等格。黄损为人耿直、轻利重义,为民作了不少好事,曾捐资修筑高良(今连南三江镇)之邪陂,灌溉甚广。黄损在还是一位极其神奇的历史人物,其与唐僖宗时期扬州第一名妓薛琼琼还有一段动人故事流传于世。在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也对黄损有生动的描述。著述甚多,兼及道法,诗集有“桂香集”,今存诗四首。有书壁诗:“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销磨。惟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人物成就

  诗韵术语

  【进退格】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辘轳格】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葫芦格】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传奇故事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到了明代,黄损成了文学家冯梦龙笔下的风流才子,在他编著的《醒世恒言》中,第三十二卷名曰“黄秀才徼灵玉马坠”,用洋洋洒洒万余言演绎了一段关于黄损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

  话说唐乾符年间,连州秀士黄损,年方二十一岁,生得丰资韶秀,一表人才,兼之学富五车,才倾八斗,同辈之中,推为才子。原是名门之后,因家道零落,父辈遗下一件宝贝,是一块羊脂白玉雕成的马儿,唤做玉马坠,色泽温润,镂刻精工。黄损自幼爱惜,佩带在身不曾顷刻之离。

  偶日闲游市中,遇一个老叟。那老者看着黄损,微微而笑,见了那玉马坠儿,道:“愿借一观。”黄损即时解下献与老者。老者看了又看,啧啧叹赏,欲奉价相求。黄损答道:“此乃家下祖遗之物,老翁若心爱,便当相赠,何论价乎。”老者甚喜,表示他日亦有所报,遂将此坠悬挂颈上,挥手而别。

  不久,黄损游扬州,结识扬州第一名妓薛琼琼。唐时第一筝手是郝善素,薛琼琼独得郝善素指法,名声极大。两人一见如故,相怜相恋,誓生共死。不想权臣吕用之任扬州刺史,他贪财爱色,祸害百姓。吕用之得知薛琼琼艺高色艳,有占用之意,薛琼琼深爱黄损,抵死不从。吕用之衔恨,上表朝廷把薛琼琼选入宫中为乐妓,成为教坊的抚筝供奉。

  黄损失去心上人,十分痛苦,潦倒毁形,在扬州几无生路。荆襄节度使刘守道久慕才名,接他到襄阳做幕宾。黄损行到江州,夜听邻船有人抚筝,韵调极近琼琼,他偷看一眼,是个十五六岁的美女。黄损彻夜难眠,写下词云:生平无所愿,愿作乐中筝。得近佳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后寻机将词送给此女子。那女子名叫韩玉娥,见词动心,又见黄郎秀俊,越发动情。后定下终身之策,并相约涪陵相见。

  黄损到了襄阳做幕宾,思之约期,与刘守道不告而别,独赶涪陵寻觅玉娥。得到涪陵,不想玉娥船在江心撞翻,再寻遍不见。黄损一想既失佳人,二来愧对刘守道,于是投江轻生,幸被一老者所救。此老者正是乞其玉坠者也,嘱其赶京赴考。

  却说玉娥船在江心撞翻,她跌入江中,被京城返蜀的薛小娟所救。薛小娟要带她去扬州为妓。玉娥哭诉已有黄损之约,小娟感动,收为义女,带她返长安调教,使玉娥成了乐中高手。

  不久,黄损一举高中,任刑部官职。他为民请命申奏朝廷,控告吕用之镇扬时弄权害民之罪。这时吕用之也调为京官,反告黄损与宫中抚筝供奉有私,冒犯圣驾。僖宗御前亲审,知了来龙去脉,将薛琼琼赐予黄损为妻,削了吕用之官职。

  且说吕用之闲居私第,差人四下缉访名姝美色,以为婢妾。有人夸薛小娟的养女,名曰玉娥,天下绝色,只是不肯轻易见人。吕用之道:“只怕求而没有,那怕有而难求。”当下差仆数十人,以五百金为聘,也不通名道姓,竟向薛小娟家中,直入卧房抢出玉娥,不由分说抬上花轿往吕府飞奔而去。玉娥十分害怕,忽见一位白发长者前来,送她一只玉马坠,说急时可护身。

  夜里,吕用之欲强行占有玉娥。危急之时,忽然奔出一匹白马把他撞倒,又伤了许多奴仆。吕用之惊惶逃窜,暗地差人四下访求高人禳解。次日有胡僧到门,说玉娥是妖女,乃上帝玉马之精,若成亲必遭其祸。吕用之被他说着玉马之事,连呼为神人,恳请解困。胡僧道,将此女赠予最恨之人,便可逢凶化吉。吕用之被黄损一本劾奏罢官,就着人把她送去害黄损。

  黄损与薛琼琼猛然见到玉娥,惊喜不已。玉娥说起玉马坠救她的奇事,黄损感慨万端,心知又是那个老者有心救难。后黄损官至御史中丞,玉娥生三子,并列仕途。

猜你喜欢

  • 周坦

    周坦,字平仲,一字平父,平阳(今属浙江)人(《宋历科状元录》卷八)。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充镇东军节度判官。入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郎。四年,出知安吉州。五年,改工部郎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拜殿中侍御史(《宋史》卷四一五《程公许传》)。官至刑部尚书(《东瓯诗存》卷七)。

  • 李忱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 毛铉

    毛铉,字鼎臣,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明洪武时在陕西一带从军戍边,后任国子学录。他的诗些富于生活气息。

  • 徐威

    江西泰和人,字广威。弘治举人,授郧西教谕。成化中受业于桑悦,持论闳肆俶诡,与悦略同。

  • 西鄙人

    西鄙人,意为西北边境人,相传为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雄浑粗犷,流传至今。

  • 颜之推

    颜之推(531年—约597年),字介,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学术上,颜之推博学多洽,一生著述甚丰,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急就章注》、《证俗音字》和《集灵记》有辑本。

  • 叶燮

    (1627—1702)江苏吴江人,浙江嘉兴籍,字星期,号巳畦。叶绍袁子。康熙九年进士。任江苏宝应知县。十四年,以三藩乱时役重民饥,与巡抚慕天颜不合,被劾罢官。居吴县横山,常出游览四方名胜。精研诗学理论,所作以险怪为工。有《原诗》、《巳畦诗文集》。又摘汪琬文章缺点,著《汪文摘谬》。

  • 王处一

    (1142—1217)金宁海东牟(今山东乳山)人,道士,字玉阳,号全阳子,一说号华阳子。从王重阳学道,修真于昆崳山烟霞洞。人称“跌脚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见。元世祖时赠玉阳体元广度真人。

  • 萧琮

    隋南兰陵人,字温文。南朝后梁国主。萧岿子。其姊为炀帝皇后。岿卒,嗣位为后梁国主,年号广运。隋文帝开皇中,废梁国,征入朝,拜柱国,封莒国公。琮宽宏大度,博学有文艺,兼善弓马。炀帝即位,以皇后故,甚见亲重,改封梁公。琮虽羁旅,见北朝豪贵,无所降下,且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帝乃忌之,遂废于家。

  • 胡令能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