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诗词古文>王大学士生平

王大学士生平介绍

王大学士即元代集贤大学士王约〔公元1252至1333年〕字彦博,号豫斋,赠文定公,亦称大梁王文定公。生于元宪宗二年,卒于文宗至顺四年,年八十二岁。祖父王通为汴京三槐堂之后,宋末避乱迁真定(今河北正定)。王约性颖悟,风格不凡,尝从魏初游博览经史,工文辞。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年)翰林学士王盘荐为从事,累拜监察御史。>>查看王大学士的诗词古文

生平

  王约〔公元1252至1333年〕字彦博,号豫斋,赠文定公,亦称大梁王文定公。生于元宪宗二年,卒于文宗至顺四年,年八十二岁。祖父王通为汴京三槐堂之后,宋末避乱迁真定(今河北正定)。王约性颖悟,风格不凡,尝从魏初游博览经史,工文辞。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年)翰林学士王盘荐为从事,累拜监察御史。

  王约奏二十二事即“实京师,放差税,开猎禁,蠲逋负,赈穷独,停冗役,禁鹰房,振风宪,除宿蠹,慰远方,却贡献,询利病,利农民,励学校,立义仓,核税户,重名爵,明赏罚,择守令,汰官属,定律令,革两司”及后建议行封赠、禁服色、兴科举,皆被采纳实施,成为元代前期的施政纲领。

  迁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请发米续赈,前后救活京畿东道饥民五十多万人。仁宗在东宫,雅知约名,思用以自辅,擢太子詹事,多所匡正。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曾有评论说“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至治三年,高丽因王约一言而存国,高丽人说:“不绝国祀者,王公也”。

  曾“出赈河间饥民,均核有方,全活甚众。” 当地百姓曾建有王约庙纪念,今河北省任丘市仍有王约村(前王约村、后王约村)。王约在元世祖时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后任中书、詹事、集贤大学士,历经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天顺七朝,从事于公文撰拟长达五十年之久。其间朝廷重要文诰都由王约把总。

  仁宗时曾通告各大臣:“事未经王彦博议者,勿启”。王约与欧阳玄,凡朝廷内的重要文诰和典册,多出自他们之手,并称元初“鸿笔”。王约英宗时以集贤大学士致仕。后又奉诏条定元初以来律令,名《大元通制》。著作有《潜丘稿》三十卷,《史论》三十卷及《高丽志》四卷,《元史》有传。 子王思诚字克修,奉议大夫、秘书监著作郎,其后代迁山东滕州江苏沛县丰县等地。

  王约1252年生

  1277-1287年,翰林学士王磐荐为从事,承旨火鲁火孙以司徒开府,奏授从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兼司徒府掾。既而辟掾中书,除礼部主事。

  1288-1294年,拜监察御史,授承务郎。转御史台都事。

  1295-1302年,迁中书右司员外郎。调兵部郎中,改礼部郎中。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奉诏赈京畿东道饥民。

  1304-1307年出使高丽,还,除太常少卿。诏约同宗正御史谳狱京师,约辞职在清庙,帝不允。特拜刑部尚书。

  1308-1310年,迁礼部尚书。

  1310年擢太子詹事丞。

  1311年进太子詹事 。

  1312年特拜河南行省右丞。

  皇庆改元元日,特拜集贤大学士,推恩三世,赠谥树碑。

  1316年,巡行燕南山东道。拜枢密副使。

  1321年,英宗即位,帖木迭儿复相,约辞职不出。

  1322年,以年七十致仕。

  1323年,复拜集贤大学士,商议中书省事,以其禄居家,每日一至中书省议事,至治之政,多所参酌。又尝奉诏条定国初以来律令,名曰《大元通制》,颁行天下。

  1333年逝世,葬京城西冈子原(元河北宛平县香山乡,今北京海淀区香山乡)。

猜你喜欢

  • 朱凯

    字士凯。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曾任江浙行省掾史,较长时间在杭州生活。自幼孑立不俗,与人寡合,后与钟嗣成相友善,曾为钟所作《录鬼簿》写序。

  • 秘演

    释秘演,法号文惠,山东人(《瀛奎律髓》卷一二)。早年得穆修赏识,后与石延年、苏舜钦、尹洙,欧阳修交。有诗三四百篇,大多散佚。事见《河南先生文集》卷五《浮图秘演诗集序》、《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四一《释秘演诗集序》。今录诗七首。

  • 马谦斋

    马谦斋,[元](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与张可久同时,且相识。工散曲,太平乐府等曲选集中所收颇多。张可久有《天净沙·马谦斋园亭》,曾在大都(今北京)作过官,辞官后归隐,有人说他后来隐居杭州。现存小令十七首

  • 卓人月

    浙江仁和人,字珂月。贡生。有《蕊渊集》。

  • 冯子翼

    冯子翼(生卒年不详,约1170年前后在世),字士美,定州中山(今内蒙古宁城西)人。金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进士。以同知临海军节度使事致仕。性刚果,与物多忤,因此仕宦不进。有诗、词传于世,元好问云:“士美诗有笔力”。《中州集》卷二录其诗七首,《中州乐府》录其词一首。生平见《中州集》卷二。

  • 陈文龙

    陈文龙(1232~1276),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字刚中。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号如心,陈俊卿五世从孙,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中状元。陈文龙深受南宋朝廷器重,出任多个重要职位,颇有成就。元军南下,在各地守将纷纷投降的背景下,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焚书斩杀。后被捕,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
    明朝诏封文龙为福州府城隍,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

  • 赵我佩

    赵我佩,字君兰,仁和人,赵庆熺女,□砺轩室。

  • 韦承贻

    京兆杜陵人,字贻之。韦博子。懿宗咸通八年进士,授校书郎。僖宗乾符中,官至主客、户部员外郎。能诗。

  • 张俞

    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 朱霈

    朱霈,原名荣朝,字熙佐,一字约斋,黟县人。乾隆癸卯举人。有《望岳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