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诗词古文>员半千生平

员半千生平介绍

员半千(621~714),字荣期,唐代齐州全节(今章丘)人。原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刘氏,其十世祖刘凝之,为南朝刘宋起部郎,刘宋灭亡后逃奔北魏,自以忠烈比伍员(即伍子胥),北魏皇帝因此封赐其姓氏为“员”。>>查看员半千的诗词古文

生平

  半千父早亡,由伯父抚养,自幼熟通经史,客居晋州(今山西临汾)时,被举为童子。唐咸亨年间(670~674年)初,连中八科制举,授武陟县尉。逢连年旱灾,他建议县令赈济饥民,不从。后趁县令外出之机,开仓放粮,百姓得以稍免饥馁。但此事却惹怒了怀州刺史郭齐宗,将其下狱。后河北道存抚使薛元超巡察至此,被无罪释放。不久,应岳牧科制举,在武成殿应对兵书天阵、地阵、人阵之说,博得高宗李治赞赏,对策擢为上策。后历任华原、武功县尉。垂拱年间(685~688年),任左卫胄曹参军,充宣慰吐蕃使。辞行时,武后(则天)慕其才学,留他在朝中,以备顾问,旋即入?供奉。证圣元年(695年),为左卫长史、弘文馆直学士,与着作佐郎路敬淳分日待制显福门下。撰《明堂新礼》3卷,则天封禅中岳(嵩山)时,又撰《封禅四坛碑》12首,皆献于则天,前后受赐绢帛千余匹。长安年间(701~704年),累迁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因古无控鹤之职,当时任此职者又皆轻薄少年,半千不屑与之为伍,遂上疏请罢此职,因此违则天旨意,左迁水部郎中,预修《三教珠英》。不久为棣州刺史,复入朝为弘文馆学士。又受宠臣武三思(则天侄)等嫉忌,出为濠、蕲二州刺史。在州不专任胥吏,注重教化。睿宗即位(710年)后,征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平原郡公。晚年自请辞官,定居于尧山、沮水间(在今陕西省),放情山水,仍励清白之节。开元二年(714年)卒,享年94岁。死后吏民哭于野。其诗文多散失,《全唐诗》仅存其诗三首。员半千为武举第一人,我国第一位武状元。

猜你喜欢

  •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吴大有

    吴大有,(约公元1279年前后在世)字有大,一字勉道,号松壑,嵊县(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末前后在世。宝佑间,(公元一二五六年左右)游太学,率诸生上书言贾似道奸状,不报。遂退处林泉,与林昉、仇远、白珽等七人,以诗酒相娱。元除,辟为国子检阅,不赴。大有著有松下偶抄,千古功名镜及雪后清者,归来幽庄等集传与世。词存一首,载《绝妙好词》卷六。

  • 爱新觉罗·福临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 张祐

    (1483—1533)广东南海人,字天祐,号可兰。幼好学能文。弘治中袭世职为广州卫指挥使,正德中擢副总兵,镇守广西,进署都督佥事,督沈希仪等镇压瑶、壮各族起事。善驭军,能与下同甘苦。性好书,每载以随,军暇常延儒生讲论。

  • 王穉登

    王穉登(1535—1612),即王稚登,字伯谷,号松坛道士,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后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王穉登少有才名,长益骏发,名满吴会。嘉靖年间,两度游学京师,客大学士袁炜家。万历二十二年,与陆弼,魏学礼等召修国史。万历四十年(1612年)卒,年七十七。著有《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擅长书法,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名作《黄浦夜泊》存世。

  • 柏葰

    柏葰(?—1859年)巴鲁特氏,原名松葰,字静涛,蒙古正蓝旗人,清朝大臣。道光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兵部尚书。寻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柏葰素持正,自登枢府,与载垣、端华、肃顺等不协,因“戊午科场案”而被杀。著有《薜菻吟馆诗钞》、《奉使朝鲜日记》。

  • 庄忌

    庄忌(约前188-前105)西汉辞赋家。会稽吴(今苏州吴县)人。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名严忌,与邹阳、枚乘等唱和,是梁孝王门下著名辞赋家。作品仅存哀时命一篇。此赋感叹屈原生不逢时,空怀壮志而不得伸。是咏屈赋中的佳品。此赋纯属骚体,保持了由贾谊开创的西汉早期骚赋所具有的特点。感情真挚,篇幅短小精悍,是咏屈赋中的佳品。

  • 于演

    台州路临海人,字佩远。有《题金鳌山》诗传世。

  •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 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