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咸相关字典
咸[xián]字在结尾的词语
- 卤咸[lǔ xián]即卤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母.卤咸》。参见“卤盐”。 
- 鹾咸[cuó xián]咸味。 
- 阮咸[ruǎn xián]1.晋名士。阮籍从子﹐与籍齐名﹐时称“大小阮”。见《晋书.阮咸传》后以“阮咸”为“侄子”的代称。 2.古乐器名。简称“阮”。拨弦乐器。古琵琶的一种。形状略像月琴﹐柄长而直﹐四弦有柱。相传晋阮咸创制并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 酸咸[suān xián]1.亦作“酸醎”。 2.酸味和咸味。亦泛指烹调的佐料。 3.比喻人不同的爱好﹑兴趣。 
- 大咸[dà xián]1.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尧时的乐舞。又称“咸池”。 2.传说中的山名。 
- 二咸[èr xián]星名。 
- 道咸[dào xián]清道光﹑咸丰之并称。 
- 舃咸[xì xián]亦作“舄咸”。同“舃卤”。 
- 不咸[bù xián]1.不周遍;不普遍。 2.不和。 3.传说中的山名。 
- 季咸[jì xián]传说中的古代神巫名。 
- 鯹咸[xīng xián]鱼腥气和咸味。 
- 阿咸[ā xián]三国魏阮籍侄阮咸﹐有才名﹐后因称侄为“阿咸”。 
- 杖咸[zhàng xián]盛杖的匣子。 
咸[xián]字在开头的词语
- 咸腓[xián féi]《易.咸》:“六二,咸其腓,凶。居吉。”王弼注:“腓,体动躁者也。感物以躁,凶之道也。”朱熹本义:“腓,足肚也。欲行则先自动,躁妄而不能固守者也……故其占动凶而静吉者也。”后因以“咸腓”谓妄动。 
- 咸淡[xián dàn]1.咸和淡的味道。 2.戏剧中的旦角名。 
- 咸唐[xián táng]即咸池。神话传说中的日浴处。 
- 咸阳火[xián yáng huǒ]《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后以“咸阳火”为兵燹之典。 
- 咸卤[xián lǔ]1.盐碱。 2.指含有盐味。 3.土地瘠薄。 
- 咸墨[xián mò]即咸黑。人名。 
- 咸潟[xián xì]亦作“咸舄”。含盐碱的土地。 
- 咸秦[xián qín]1.指秦都城咸阳。唐人多借指长安。 2.指秦朝。 
- 咸草[xián cǎo]草名。生海滨暖地,茎高四五尺,叶质厚有光泽,缘边有锯齿,夏秋开小白花,气香味咸。 
- 咸英[xián yīng]1.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 2.泛指古乐。 
- 咸菜[xián cài]用盐腌制的蔬菜。亦指某些酱菜。 用盐腌制的某些菜蔬,有的地区也指某些酱菜 
- 咸擢[xián zhuó]十二律中太簇律的第十九律。参阅《隋书.律历志上》。 
- 咸阳宫[xián yáng gōng]1.秦孝公时所筑的宫殿。又称信宫。 2.泛指帝王宫殿。 秦国的宫廷见燕使者 咸阳宫。——《战国策.燕策》 
- 咸頀[xián hù]1.亦作“咸濩”。 2.尧乐《大咸》与汤乐《大頀》的并称。泛指典雅的古乐。 
- 咸解[xián jiě]用蟛蜞制作的食品名。 
- 咸豉[xián chǐ]盐豉。用黄豆煮熟霉制而成,常用以调味。 
- 咸秩[xián zhì]谓皆依次序行事。 
- 咸舃[xián xì]见“咸舄”。 
- 咸壤[xián rǎng]含有盐分的土地。 
- 咸水[xián shuǐ]含盐分的水。 含盐的水 
- 咸鸭蛋[xián yā dàn]用加盐的黄泥浆或盐水腌制成的鸭卵。 
- 咸渊[xián yuān]咸池和虞渊的并称。神话传说谓日浴于咸池,至于虞渊乃为黄昏。亦偏指虞渊。 
- 咸京[xián jīng]原指秦代京城咸阳。后人常用以借指长安。 
- 咸和[xián hé]协和;和睦。 
- 咸鸟[xián niǎo]传说中的大皥之子。 
- 咸池[xián chí]1.古乐曲名。相传为尧乐。一说为黄帝之乐,尧增修沿用。 2.神话中谓日浴之处。 3.天神名。《楚辞.东方朔》:“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王逸注:“咸池﹐天神也。”一说为水鱼之囿。洪兴祖补注:“《淮南》云:咸池者﹐水鱼之囿也。注云:水鱼﹐天神。” 4.星名。 
- 咸盐[xián yán]即盐。 〈方〉∶盐 
- 咸云[xián yún]古乐《咸池》与《云门》的并称。相传黄帝乐有《云门》。二者连举,泛指古乐。 
- 咸同[xián tóng]清代年号咸丰与同治的并称。 
- 咸福宫[xián fú gōng]明代皇宫名。 
- 咸菹[xián zū]1.亦作“咸葅”。 2.咸菜。 
- 咸杬子[xián yuán zǐ]即咸鸭蛋。因用杬木皮汁和盐腌渍,故名。后来也用米汤和入盐草灰腌渍。 
- 咸丘[xián qiū]复姓。战国有咸丘蒙。见《孟子.万章上》。 
- 咸丝丝[xián sī sī]味道略微带点咸。 稍咸;有点儿咸这药汤咸丝丝的 
- 咸感[xián gǎn]《易.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享利贞,取女吉’也。”后以“咸感”谓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 咸平[xián píng]和平;太平。 
- 咸韺[xián yīng]见“咸英”。 
- 咸鹾[xián cuó]1.古代特指祭祀所用的盐。 2.泛指一般食盐。 
- 咸洛[xián luò]咸阳与洛阳的并称。 
- 咸濩[xián hù]见“咸頀”。 
- 咸丸子[xián wán zǐ]咸鸭蛋。 
- 咸土[xián tǔ]含有盐分的土壤。 
- 咸鸭卵[xián yā luǎn]即咸鸭蛋。 
- 咸水妹[xián shuǐ mèi]旧指沿海船上专接洋人的妓女。 
- 咸汁[xián zhī]含盐分的汁水。 
- 咸韶[xián sháo]尧乐《大咸》与舜乐《大韶》的并称。泛指古乐。 
- 咸葅[xián zū]见“咸菹”。 
- 咸舄[xián xì]1.亦作“咸舃”。 2.含盐碱的土地。 
- 咸安宫[xián ān gōng]明清两代宫殿名。 
- 咸涩[xián sè]咸而带苦的味道。比喻感觉不好受。 又咸又涩的这些男子汉们的眼角,竟流淌着咸涩的泪水 
- 咸肉[xián ròu]用盐腌的肉(如牛肉或猪肉)。 用盐腌的肉(如牛肉或猪肉) 
- 咸丰庚申[xián fēng gēng shēn]咸丰:清文宗年号。庚申: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庚申年即咸丰十年。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咸丰:清文宗年号。庚申: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庚申年即咸丰十年 咸丰庚申、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京洛骚然。—— 清. 徐珂《清稗 
- 咸虀[xián jī]切碎的腌菜或酱菜。 
- 咸水湖[xián shuǐ hú]指湖水中盐度大于1的湖泊。多分布于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与入海河道不相通。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是里海,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 咸津津[xián jīn jīn]状态词。形容味道略微带点咸。 
- 咸泉[xián quán]含盐分的泉水,可以制盐。 
- 咸华[xián huá]唐人对咸阳﹑华原的并称。华原在今陕西耀县境。 
- 咸黜[xián chù]剪除;灭绝。 
- 咸茎[xián jīng]古乐《咸池》与《六茎》的并称。 
- 咸刘[xián liú]谓斩尽,灭绝。 
- 咸味[xián wèi]像盐那样的味道。 
咸[xián]字在中间的词语
- 阮咸宅[ruǎn xián zhái]侄子居处的代称。 
- 老少咸宜[lǎo shào xián yí]一般指一件事物喜欢做、可以做的人年龄分布比较广泛,老的小的都没问题。 
- 陈咸之憾[chén xián zhī hàn]《汉书.陈咸传》﹕“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讇也。’”后因以“陈咸之憾”为谄谀奉承之典。 
咸[xián]字的成语
- 咸遂濡泽[xián suì rú zé]咸:都;濡泽:沾湿,比喻恩泽。比喻都沾了光。 
- 群方咸遂[qún fāng xián suì]群方:万方;咸:都;遂:成功,顺利。比喻事事都如意顺利。 
- 咸与维新[xián yù wéi xīn]咸:皆,都;与:参与。指一切除旧更新。 
- 咸嘴淡舌[xián zuǐ dàn shé]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 咸风蛋雨[xián fēng dàn yǔ]指海上风雨。 
- 咸阳一炬[xián yáng yī jù]咸阳: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为火焚。咸阳的一把大火。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泛指一把火烧光。 
- 咸五登三[xián wǔ dēng sān]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 咸酸苦辣[xián suān kǔ là]本指四种味道。也比喻生活经历中的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 不咸不淡[bù xián bù dàn]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 说咸道淡[shuō xián dào dàn]说别人闲话。 说别人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