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指相关字典
指[zhǐ]字在结尾的词语
- 小指[xiǎo zhǐ]手的第五指。 手的第五指 
- 针指[zhēn zhǐ]1.针线活。 2.指做针线活。 
- 招指[zhāo zhǐ]犹指挥。 
- 拶指[zǎn zhǐ]旧时夹手指的刑具。 
- 绕指[rào zhǐ]见“绕指柔”。 
- 顾指[gù zhǐ]1.以目示意而指使之。 2.比喻轻而易举。 
- 支指[zhī zhǐ]谓手枝生一指而有六指。 
- 泛指[fàn zhǐ]1.亦作"泛指"。
 2.谓手指轻弹琴弦。
 3.谓不专指一事或一人。
 
- 音指[yīn zhǐ]1.言辞旨意。 2.音乐所表现的旨趣。 
- 兰花指[lán huā zhǐ]拇指和中指相对拳曲、其余三个手指翘起的姿势。也叫兰花手。 
- 匠指[jiàng zhǐ]工匠。语本《庄子.胠箧》:“毁絶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 禁指[jìn zhǐ]1.汉班固《白虎通.礼乐》:“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后因以“禁指”谓琴禁淫邪之意旨。 2.小手指。 
- 搬指[bān zhǐ]即扳指。用翠﹑玉做成的戴于右手大拇指上的装饰品。 扳指儿。用翠、玉做成的戴于右手大拇指上的装饰品 
- 百指[bǎi zhǐ]犹言十口;十个人。 
- 软指[ruǎn zhǐ]见“软脂”。 
- 承指[chéng zhǐ]见“承旨”。 
- 确指[què zhǐ]确切指出。 
- 主指[zhǔ zhǐ]同“主旨”。 
- 中指[zhōng zhǐ]手的第三指。 手的五个手指中正中间的一个 
- 弹指[tán zhǐ]形容时间极短:弹指之间|弹指一挥间。 
- 悬指[xuán zhǐ]谓定向悬挂。 
- 點指[diǎn zhǐ]按手印。《水浒传》第二六回:“叫他两个都点指画了字,就叫四家邻舍书了名,也画了字。” 
- 股指[gǔ zhǐ]股票价格指数的简称。 
- 森指[sēn zhǐ]繁茂高耸。 
- 远指[yuǎn zhǐ]远大的志向。 
- 倒指[dǎo zhǐ]谓屈指计算。 
- 烧指[shāo zhǐ]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指,以示虔诚。 
- 特指[tè zhǐ]指定范围或角色。 指定范围或角色 
- 约指[yuē zhǐ]1.环束于指。 
- 赘指[zhuì zhǐ]多生的指头。也称枝指﹑六指。 
- 历指[lì zhǐ]拶指。旧时一种酷刑。以绳穿五根小木棍,套入手指用力紧收。历,通“枥”。 
- 扳指[bān zhǐ]攀扯,诬指。 
- 无捻指[wú niǎn zhǐ]来不及一拈指头。形容时间短暂。 
- 发指[fà zhǐ]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令人发指ㄧ为之发指。 
- 同指[tóng zhǐ]主旨相同。 
- 柔指[róu zhǐ]纤柔的手指。 
- 邪指[xié zhǐ]不正当的意向。 
- 宏指[hóng zhǐ]见“宏旨”。 
- 十指[shí zhǐ]1.十个手指。《荀子·强国》:“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唐 元稹《苦乐相倚曲》诗:“古来苦乐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 
- 展指[zhǎn zhǐ]谓竖起指头以示数目。 
- 玄指[xuán zhǐ]玄旨。 
- 素指[sù zhǐ]洁白的手指。 
- 短指[duǎn zhǐ]异常短的指(手指只有二个指节)。 异常短的指(手指只有二个指节) 
- 眇指[miǎo zhǐ]精妙深微的旨意。 
- 衔指[xián zhǐ]奉旨。 
- 顶指[dǐng zhǐ]做针线活时戴在手指上的工具。 
- 词指[cí zhǐ]言词意旨。 
- 背指[bèi zhǐ]1.向后指画。 2.在背后指点。 
- 一指[yī zhǐ]1.一个指头。 2.一次指点,或一下指向。 3.《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谓天下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马可以理尽,故无是无非。后因以“一指”为齐是非得失之典实。 4.一个宗旨。 
- 爽指[shuǎng zhǐ]犹言违意。 
- 护指[hù zhǐ]即扳指。一种用象牙﹑兽骨或玉石﹑玛瑙等制成的圆环﹐射箭时套在拇指上﹐以利勾弦。 
- 授指[shòu zhǐ]授以意旨。 
- 骈指[pián zhǐ]见“骈拇枝指”。 
- 绣衣直指[xiù yī zhí zhǐ]官名。汉武帝天汉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绣衣,表示地位尊贵;直指,谓处事无私。后亦称“绣衣使者”。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王莽时改称“绣衣执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纪》﹑《元后传》﹑《后汉书.伏湛传》。 
- 僮指[tóng zhǐ]《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后即以“僮指”称僮仆,奴婢。 
- 迕指[wǔ zhǐ]违背意旨。 
- 千指[qiān zhǐ]一人十指,千指,形容人多。 
- 三指[sān zhǐ]中指。 
- 截指[jié zhǐ]砍下手指。表示坚决之意。 
- 无名指[wú míng zhǐ]中指与小指之间的指头。 中指和小指之间的指头 
- 季指[jì zhǐ]小指。 
- 漫指[màn zhǐ]泛指。 
- 大拇指[dà mǔ zhǐ]1.亦作“大母指”。 2.通常指手的第一个指头。 
- 捻指[niǎn zhǐ]犹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谕指[yù zhǐ]1.表明意思。指﹐通“旨”。 2.晓谕帝旨。指﹐通“旨”。 
- 喻指[yù zhǐ]见“喻旨”。 
- 条指[tiáo zhǐ]逐条指摘。 
- 千夫指[qiān fū zhǐ]见“千夫所指”。 
- 斑指[bān zhǐ]原为射箭时戴在拇指上的玉石指环,后成为装饰品。 
- 鸣指[míng zhǐ]弹响手指。 
- 班指[bān zhǐ]原是一种射箭用具,套在右手大指上,用以勾弦。后成为一种装饰品,多用玉或象牙制成。 
- 要指[yào zhǐ]见“要旨”。 
- 标指[biāo zhǐ]1.准则。 2.犹标榜。 3.批点。 
- 啑盐指[dié yán zhǐ]食指的俗名。《左传·宣公四年》“子公 之食指动”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云:“﹝食指﹞俗所谓啑盐指也。” 
- 意指[yì zhǐ]见“意旨”。 
- 传指[chuán zhǐ]传授的意旨。 
- 妙指[miào zhǐ]犹妙旨。 
- 章指[zhāng zhǐ]1.亦作“章旨”。诗文的主旨。 2.经籍注释的一种形式。 
- 阿指[ā zhǐ]迎合别人意旨。 
- 驰指[chí zhǐ]驱驰于指顾之间。形容动作快速。 
- 诎指[qū zhǐ]1.降低身分﹐屈己下人。 2.弯着指头计算。 
- 盈指[yíng zhǐ]1.盈满;众多。 2.多长手指。 
- 六指[liù zhǐ]1.谓上下四方。 2.谓一手(或脚)长六个指头。 
- 代指[dài zhǐ]生在指甲旁的疮。 
- 擘指[bò zhǐ]大拇指。 
- 制指[zhì zhǐ]支配,使唤。 
- 二拇指[èr mu zhǐ]第二个手指头;食指。 
- 希指[xī zhǐ]1.亦作“希旨”。 2.迎合在上者的意旨。 
- 巨指[jù zhǐ]大拇指。 
- 本指[běn zhǐ]见“本旨”。 
- 万指[wàn zhǐ]一万个手指。古代以手指来计算奴隶的人数,万指即千人。常用以形容奴仆之众多。 
- 攀指[pān zhǐ]诬供牵连。 
- 运指[yùn zhǐ]谓执笔写字时运动手指。 
- 诬指[wū zhǐ]无中生有地指控。 以假造的证据指控 
- 无撚指[wú niǎn zhǐ]来不及一拈指头。形容时间短暂。 
- 燃指[rán zhǐ]自烧手指,以示虔诚。一种假借或误解佛教的“无义苦行”。 
- 举指[jǔ zhǐ]犹举止,行动。《北齐书·崔瞻传》:“吏部尚书 尉瑾 性褊急,以 瞻 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附驛奏闻,因而被代。”《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十四年》:“阴后 短小,举指时失仪。” 
- 燔指[fán zhǐ]见“烧指”。 
- 喋盐指[dié yán zhǐ]食指的俗名。 
- 错指[cuò zhǐ]语本《汉书.文三王传》﹕“有汉使者来﹐李太后欲自言﹐王使谒者中朗胡等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指﹐太后啼呼﹐不得见汉使者。”颜师古注﹕“晋灼曰﹕‘许慎云”措﹐置“。字借以为笮耳。’音壮客反﹐谓为门扉所笮。”后因以“错指”比喻处于困境。错﹐通“笮”。 
- 顺指[shùn zhǐ]见“顺旨”。 
- 偏指[piān zhǐ]偏私的意愿。指,同“旨”。 
- 君指[jūn zhǐ]左手的中指。 
- 一脚指[yī jiǎo zhǐ]一个脚指。比喻细微之物,犹言分毫。 
- 划指[huá zhǐ]犹比划。 
- 足指[zú zhǐ]足趾。脚指头。 
- 大母指[dà mǔ zhǐ]见“大拇指”。 
- 鍊指[liàn zhǐ]束香于指,以火烧灼。 为僧尼修炼苦行之一。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小娥 厚貌深辞,聪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 
- 句指[jù zhǐ]恭谨貌。 
- 啮指[niè zhǐ]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2.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啮也。”后用“啮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 将指[jiàng zhǐ]〈书〉手的中指;脚的大趾。 
- 风指[fēng zhǐ]1.旨意,意图。 2.风采,风度。 
- 染指[rǎn zhǐ]《左传.宣公四年》载:郑灵公请大家吃甲鱼,却故意不给宋子公吃。宋子公就用手指伸到锅里蘸点汤尝尝味。后用“染指”比喻分得不该得到的利益。 
- 一弹指[yī tán zhǐ]佛家语。《法苑珠林》卷三引《僧祇律》:“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后来诗文多作“一弹指顷”﹐表示极短的时间。 
- 点指[diǎn zhǐ]按手印。 
- 微指[wēi zhǐ]见“微旨”。 
- 辞指[cí zhǐ]见“辞旨”。 
- 靳指[jìn zhǐ]讥笑﹑指斥。 
- 巡指[xún zhǐ]犹弹指。极言时间之快。 
指[zhǐ]字在开头的词语
- 指桑駡槐[zhǐ sāng mà huái]亦作“指桑树骂槐树”。亦作“指桑说槐”。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駡槐树,百般称快。”《红楼梦》第五九回:“你老别指桑駡槐。”《红楼梦》第六九回:“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説槐,暗相讥刺。”《天雨花》第二二回:“终年累月再不与他一副好面孔,自朝至暮只是冷言冰语、指桑説槐。”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上课以前,她就饱听了一顿 贝师母 的冷言冷语的奚落和指桑骂槐的咆哮。” 
- 指南[zhǐ nán]指南针。比喻正确的指导或依据:人生指南|旅行指南。 
- 指挥刀[zhǐ huī dāo]指挥士兵作战﹑演习或操练时用的狭长的军刀。 
- 指料[zhǐ liào]指望;期望。 
- 指路[zhǐ lù]1.犹望尘。 2.指引道路。 
- 指斥[zhǐ chì]斥责;批评所挑出的错误:指斥朝政|毫不留情地指斥。 
- 指办[zhǐ bàn]指派办理。 
- 指射[zhǐ shè]1.犹指定。 2.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 指纹[zhǐ wén]手指末节内侧表面的花纹结构。分为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三类。自胚胎第三个月形成后终身不变,各人不同,各指不同。指纹登记为现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人身同一认定手段,是刑事登记的一种。 
- 指索[zhǐ suǒ]指定索取。 
- 指属[zhǐ shǔ]指示。 
- 指婚[zhǐ hūn]清制,皇族子女的婚嫁,由皇帝批定,称为“指婚”。 
- 指囷[zhǐ qūn]《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后以“指囷”喻慷慨资助。 
- 指駮[zhǐ bó]见“指驳”。 
- 指屈[zhǐ qū]犹言屈指可数。 
- 指迷[zhǐ mí]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 
- 指月[zhǐ yuè]佛教语。以指譬教,以月比法。 
- 指付[zhǐ fù]将事情托付给指定的人。 
- 指拟[zhǐ nǐ]指望,指靠。 
- 指任[zhǐ rèn]指定任命。 
- 指靠[zhǐ kào]依靠。 依赖;指望报纸不再指靠他们的订户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 指针[zhǐ zhēn]1.指示方向的针。亦指钟表指示时间或仪表指示度数的针。 2.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 
- 指扳[zhǐ bān]指攀。 
- 指导[zhǐ dǎo]①教导;指示引导:指导员|指导方针|指导思想。②指担任教练工作的人员:艺术指导|球队指导。 
- 指申[zhǐ shēn]陈述。 
- 指纵[zhǐ zòng]见“指踪”。 
- 指决[zhǐ jué]即扳指。射箭时套于拇指用以钩弦之具。 
- 指望[zhǐ wàng]①期望;希望:指望不得|指望重续旧好。②盼头;所期盼的:事情有指望了。 
- 指名[zhǐ míng]1.犹知名;著名。谓其人之名受人注意。 2.犹知名;著名。谓诗文﹑技艺等受人注意。 3.指出姓名。 4.指出罪名。 指出名字我可以指名介绍这些先生们吗 
- 指议[zhǐ yì]指摘议论。 
- 指津[zhǐ jīn]犹指路。 
- 指呼[zhǐ hū]指挥;使唤。 
- 指督[zhǐ dū]指挥督促。 
- 指喻[zhǐ yù]指正告知。 
- 指嗾[zhǐ sǒu]指使;嗾使。 
- 指缝[zhǐ féng]指与指间的空隙。 
- 指环[zhǐ huán]1.亦作“指镮”。 2.以金属或宝石制成的小环,约于指上,作为饰物或信物。今称戒指。 戒指翡翠指环 
- 指错[zhǐ cuò]指示错误。如:给一个问路去车站的陌生人指错了路。 指示错误给一个问路去车站的陌生人指错了路 
- 指道[zhǐ dào]见“指导”。 
- 指臂[zhǐ bì]手指与臂膀。比喻得力的助手。 
- 指景[zhǐ jǐng]1.指着太阳。 2.犹指日。谓为期不远。 
- 指甲[zhǐ jia]1.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亦泛指指爪。 2.凤仙花的别名。 指尖上覆盖的角质物,有保护作用 
- 指冠[zhǐ guān]头发直竖,顶着帽子。比喻愤怒的样子。 
- 指诲[zhǐ huì]犹指教。 
- 指趋[zhǐ qū]见“指趣”。 
- 指佞草[zhǐ nìng cǎo]传说中能识别奸伪的草。 
- 指陈[zhǐ chén]指明和陈述。 
- 指诓[zhǐ kuāng]哄骗。 
- 指事[zhǐ shì]1.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2.谓手指某事。 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4.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 
- 指甲花[zhǐ jia huā]热带灌木。常用以染指甲。 
- 指画[zhǐ huà]1.亦作“指寡”。用手指示意。 2.谓用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 3.指点,规划。 4.见“指头画”。 
- 指法[zhǐ fǎ]1.弹奏乐器时手指动作的原则和方法。 2.中医针灸捻针之法。 
- 指涂[zhǐ tú]见“指途”。 
- 指诀[zhǐ jué]要诀。 
- 指弹[zhǐ dàn]指责纠弹。 
- 指执[zhǐ zhí]抓住把柄。 
- 指划[zhǐ huà]讲话时用手势比划示意。 
- 指谏[zhǐ jiàn]指陈事实而进谏。 
- 指揮[zhǐ huī]1、发令调度。 2、指导乐曲或乐队的演奏。3、发令调度的人。4、指导演奏的人。 
- 指挥员[zhǐ huī yuán]1.军队中负责实施作战指挥的各级军官。亦泛指各级军官。 2.指在某项工作中负责指挥的人员。 
- 指南车[zhǐ nán chē]我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车。相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黄帝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又周初越裳氏来贡,使者迷其归路,周公赐以軿车,皆为司南之制。后东汉张衡﹑三国魏马钧﹑南朝齐祖冲之皆有造指南车之事。唐元和中,典作官金公立曾上指南车﹑记里鼓。宋天圣五年,燕肃又创意造车,大观元年,吴德隆亦献制车之法。自晋代以后,皇帝车驾卤簿多用指南车为前导。宋岳珂《愧郯录.指南记里鼓车》记其形制甚详。参阅晋崔豹《古今注.舆服》﹑《晋书.舆服志》﹑《宋书.礼志五》﹑《宋史.舆服志一》。 
- 指归[zhǐ guī]主旨;意向。 
- 指马[zhǐ mǎ]1.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马非马”等命题,讨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庄子.齐物论》则谓“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谓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应各任自然,不分彼此﹑是非﹑长短﹑多少。后遂以“指马”为争辩是非﹑差别的代称。 2.见“指鹿为马”。 
- 指首[zhǐ shǒu]指名告发。 
- 指战员[zhǐ zhàn yuán]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合称。 
- 指尺[zhǐ chǐ]1.古时以中指中节的长度为一寸,十寸为尺,以指为度而量,故称指尺。 2.度量,衡鉴。 
- 指日[zhǐ rì]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 指语[zhǐ yǔ]用手指作种种姿势,代表不同字母,进行拼音通意,称为“指语”。指语又分双手语和单手语。中国聋哑学校试行的汉语拼音指语为单手语。指语的手势语总称手语,都是聋哑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方式方法。 
- 指说[zhǐ shuō]犹解说。 
- 指据[zhǐ jù]旁证博引。 
- 指戳[zhǐ chuō]指指点点,在背后讥刺。 
- 指讪[zhǐ shàn]指点讥讽。 
- 指识[zhǐ shí]1.识别。 2.介绍认识。 
- 指派[zhǐ pài]1.指名派遣,委派。 2.指摘。 
- 指示[zhǐ shì]①指给人看:指示牌|指示代词。②指点;指引:指示一二|予以指示。③指示下级、晚辈的文件、意见:长辈的指示|按上级指示办。 
- 指腹[zhǐ fù]见“指腹为亲”。 
- 指甲盖[zhǐ jiǎ gài]指甲。 
- 指心恋母[zhǐ xīn liàn mǔ]《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后用为典实。 
- 指导员[zhǐ dǎo yuán]1.担任指导工作的人员。 2.政治指导员的简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政治指导员的简称 
- 指点迷津[zhǐ diǎn mí jīn]针对事物的困难处,提供解决的方向、办法或途径。津:渡口。迷津:迷失渡头所在。 
- 指使[zhǐ shǐ]①支使;使唤:指使别人|以奉指使|受人指使。②唆使:幕后指使。 
- 指正[zhǐ zhèng]①指出并改正错误:这一现象是我们竭力想要指正的。②指教订正:请读者指正。 
- 指巡胡[zhǐ xún hú]古时饮宴的劝酒具。刻木为胡人状,底锐,置盘中,推之不倒,欹侧摇摆,定后,视其所指者饮酒。唐元稹有《指巡胡》诗曰:“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挺身唯直指﹐无意独欺愚。” 
- 指踪[zhǐ zōng]1.亦作“指纵”。 2.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 3.比喻指挥。 
- 指役[zhǐ yì]役使。 
- 指向[zhǐ xiàng]1.对着,向着。 2.指点的方向。 
- 指摘[zhǐ zhāi]1.亦作“指谪”。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2.指出并摘录。 指责,指出错误,给以批评他对他的老朋友和学生的指摘指摘其诗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指定[zhǐ dìng]1.确定;认定。 2.犹指着。 指明确定每一个人都在指定的位置上 
- 指笑[zhǐ xiào]指点笑谑或讥笑。 
- 指刺[zhǐ cì]指斥讽刺。 
- 指难[zhǐ nán]犹赴难。 
- 指指搠搠[zhǐ zhǐ shuò shuò]悄悄议论的样子。 
- 指明[zhǐ míng]指点明白。 明白指示指明出处 
- 指证[zhǐ zhèng]指认并证明:现场目击者出庭指证凶犯。 
- 指会[zhǐ huì]谓对着四达之路。 
- 指佞[zhǐ nìng]1.见“指佞草”。 2.谓指摘邪佞。 
- 指桥[zhǐ qiáo]柔弱貌。 
- 指视[zhǐ shì]1.以手指示。视,通“示”。 2.手指着看。语本《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 指发[zhǐ fā]发指。形容愤怒之极。 
- 指訾[zhǐ zī]犹指责。 
- 指克[zhǐ kè]指定期限。 
- 指标[zhǐ biāo]反映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规模、程度、比例、结构等的概念和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以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国民生产总值若干亿元,人口净增率千分之几,职工平均工资若干元等。 
- 指镮[zhǐ huán]见“指环”。 
- 指列[zhǐ liè]指点列举。 
- 指仗[zhǐ zhàng]指望依靠。 
- 指麾[zhǐ huī]见“指挥”。 
- 指擿[zhǐ tī]用手指抓搔。 
- 指出[zhǐ chū]1.指点出来。 2.提出论点看法。 
- 指适[zhǐ shì]1.合乎主旨。 2.犹指归。 
- 指取[zhǐ qǔ]以指捡取。亦以喻轻易。 
- 指骨[zhǐ gǔ]构成手指的小型长骨,每只手有14块,大拇指有2块,其余手指各有3块。 
- 指南针[zhǐ nán zhēn]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 指寡[zhǐ guǎ]见“指画”。 
- 指挥棒[zhǐ huī bàng]1.乐队指挥﹑交通警等指挥用的小棒。 2.比喻号令和旨意。多用为贬义。 
- 指准[zhǐ zhǔn]确定。 
- 指数[zhǐ shù]①见“幂③”。②统计中反映各个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指报告期数值对基期数值之比。经济工作中常用的指数有生产指数、物价指数、生活费指数、货币购买力指数等。 
- 指泼[zhǐ pō]指点;指挥。 
- 指摹[zhǐ mó]按印在契约﹑证件﹑单据等上面的指纹。参阅清汤右曾《谈征.事部.指摹手摹》。 
- 指抉[zhǐ jué]1.犹指摘。 2.指名挑选。 
- 指省[zhǐ shěng]清代行捐纳制,士民捐资取得官员资格后,再出一笔费用,指定到自己希望的省分去候补,叫“指省”。 
- 指教[zhǐ jiào]指点教导:指教一二|多多指教。 
- 指北针[zhǐ běi zhēn]指南针。 亦称“指南针”。是利用磁针指示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 
- 指代[zhǐ dài]谓用抽象概念代替具体事物。 
- 指拏[zhǐ ná]提供拿获罪犯的线索。 
- 指极[zhǐ jí]1.谓指向北极星。 2.谓最高者的意旨。 
- 指日蛮[zhǐ rì mán]古时祈晴用的神画像。 
- 指挥[zhǐ huī]①通过手势、身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驾驭和控制乐队和合唱队表演的音乐家。自19世纪以来,已成为音乐团体必不可少的艺术领导者。其职责为指示速度、力度、分句及乐器进入,控制乐器间的平衡和音乐的气息,并挖掘作品每一细节的表情含义。②泛指发令调度:工程指挥部。 
- 指撝[zhǐ huī]见“指挥”。 
- 指尖[zhǐ jiān]手指的尖端部分。 手指的尖部 
- 指头画[zhǐ tou huà]简称“指画”。中国画的一种特殊技法。用手指的指肚、指甲以及手掌的掌面蘸水墨或彩色颜料在纸或绢上作画。 
- 指控[zhǐ kòng]就某人某事向司法部门提出控告。 指责控诉指控他为骚乱的煽动者 
- 指怒[zhǐ nù]议论指斥。 
- 指授[zhǐ shòu]1.指导;传授。 2.犹指示。 
- 指拨[zhǐ bō]1.以指弹拨乐器的弦。用左手扣弦﹑揉弦是指法,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是拨法,合称“指拨”。 2.指点;指挥。 
- 指掌[zhǐ zhǎng]1.比喻事理浅显易明或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朱熹集注:“指其掌,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 2.比喻事情容易办。语出《礼记.仲尼燕居》:“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 3.手指和手掌。 4.抵掌,击掌。 
- 指驳[zhǐ bó]指摘驳斥。 
- 指化[zhǐ huà]谓用法术指物而使其变化。 
- 指节[zhǐ jié]手指;手指的关节。 手指骨的一节;指关节 
- 指甲草[zhǐ jiǎ cǎo]凤仙花的别名。 
- 指称[zhǐ chēng]1、指出;声称:该公司在诉状中指称对方违约。2、指示井称呼:江西人用‘老表’来相互指称。 
- 指通豫南[zhǐ tōng yù nán]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 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列子.汤问》 
指[zhǐ]字的成语
- 如指诸掌[rú zhǐ zhū zhǎng]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 意指为狱[yì zhǐ wéi yù]意指:意之所在;狱:监狱。不依据法律,只以上司的意图量刑判罪。 
- 道路指目[dào lù zhǐ mù]路上行人用手指,用眼睛看。形容事情已经很明显,众人皆知。 
- 搤臂啮指[è bì niè zhǐ]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 一指禅[yī zhǐ chán]佛教用以比喻万法归一。 
- 颐指进退[yí zhǐ jìn tuì]颐指:用面部表情来指挥人。形容指挥别人时态度傲慢。 
- 十指连心[shí zhǐ lián xīn]手指头感觉灵敏,十个手指碰伤了哪一个,心里都感到疼痛,常用来比喻某人和有关的人或事具有极密切的关系。 
-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者指挥别人的傲慢神气振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旧五代史.李振传》 
- 指矢天日[zhǐ shǐ tiān rì]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 一门百指[yī mén bǎi zhǐ]指一家有十口人。 
- 指山卖岭[zhǐ shān mài lǐng]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 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别指山卖岭了,谁都看出你不诚实 
- 斗柄指东[dǒu bǐng zhǐ dōng]北斗星的柄指向东方。指节气已到立春。 
- 计日指期[jì rì zhǐ qī]指计数天数,以估定行程和到达期。 
- 食指浩繁[shí zhǐ hào fán]食指:手的第二指。古时以手指计人口,从此指家庭人口。比喻家庭人口很多。 
- 十手争指[shí shǒu zhēng zhǐ]指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 
- 指奏相反[zhǐ zòu xiāng fǎn]指奏:旨趣。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相反,各执己见。 
- 望风希指[wàng fēng xī zhǐ]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 指鸡骂狗[zhǐ jī mà gǒu]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 惜指失掌[xī zhǐ shī zhǎng]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扼臂啮指[è bì niè zhǐ]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 戟指怒目[jǐ zhǐ nù mù]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用食指和中指向对方指着,以愤怒的目光朝对方看着,形容痛斥别人的样子 戟指怒目,义正辞严,出了胸中恶气 
-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 指破迷团[zhǐ pò mí tuán]指点解说,破除疑问。 
- 指空话空[zhǐ kōng huà kōng]指故弄玄虚。 
- 指指点点[zhǐ zhǐ diǎn diǎn]指给人点化或背后评论人。 
- 屈指一算[qū zhǐ yī suàn]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指腹成亲[zhǐ fù chéng qīn]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 东指西画[dōng zhǐ xī huà]指指点点,吩咐指派。 
- 指囷相赠[zhǐ qūn xiāng zèng]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 指佞触邪[zhǐ nìng chù xié]佞:花言巧语的小人;邪:邪恶。指责申斥奸佞之人,抵制邪恶势力, 
- 微言大指[wēi yán dà zhǐ]微言:精微的言辞;大指:深刻的意旨。精微的言辞,深刻的道理。多就儒家经书而言。 
- 指不胜屈[zhǐ bù shèng qū]指:手指;屈:弯曲。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 
- 指手画脚[zhǐ shǒu huà jiǎo]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 指南打北[zhǐ nán dǎ běi]指着南边打北边,打得对手防不胜防。 
- 口讲指画[kǒu jiǎng zhǐ huà]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 指李推张[zhǐ lǐ tuī zhāng]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 指树为姓[zhǐ shù wéi xìng]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 
- 啖指咬舌[dàn zhǐ yǎo shé]啖:吃。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 
- 指指戳戳[zhǐ zhǐ chuō chuō]指在人背后用手指点讲说。 
- 指山说磨[zhǐ shān shuō mò]比喻错此说彼。 借此说彼。比喻有意回避正题,弄虚作假,哄骗对方 为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奴。——《金瓶梅词话》 
- 恶籍盈指[è jí yíng zhǐ]犹恶贯满盈。 
- 攻瑕指失[gōng xiá zhǐ shī]批评缺点,指出失误。 
- 凿空指鹿[záo kōng zhǐ lù]指凭空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口讲指划[kǒu jiǎng zhǐ huà]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 指手划脚[zhǐ shǒu huà jiǎo]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说话时使用各种手势,形容举动浮躁,纵情无所顾忌。现在常用来形容轻率地对人批评、指点或者胡乱发号施令 
- 弹指之间[tán zhǐ zhī jiān]弹指:按佛经说法,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 
- 指事类情[zhǐ shì lèi qíng]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 指顾之际[zhǐ gù zhī jì]指:用手指;顾:回头看。比喻时间十分短促。 
- 指皂为白[zhǐ zào wéi bái]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 指挥若定[zhǐ huī ruò dìng]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指挥起来稳操胜算,镇定自如。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十指露缝[shí zhǐ lù fèng]谓保(包)不住。 
- 屈指可数[qū zhǐ kě shǔ]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 指天为誓[zhǐ tiān wéi shì]誓:发誓。指着天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 旁指曲谕[páng zhǐ qǔ yù]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 指画口授[zhǐ huà kǒu shòu]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 颐指如意[yí zhǐ rú yì]颐指:用面部表情来指挥人;如意:符合自己的心意。形容指挥起来称心如意。 
- 指腹为亲[zhǐ fù wéi qīn]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 索垢指瘢[suǒ gòu zhǐ bān]垢:污垢;瘢:瘢痕。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 指日可下[zhǐ rì kě xià]指日:指明日期。表示不久就可以攻下。 
- 笑语指麾[xiào yǔ zhǐ huī]麾:通“挥”,指挥。指边笑边谈,边调度指挥。 
- 指一说十[zhǐ yī shuō shí]指着一说成是十。形容不顾事实,存心夸大。 
- 食指大动[shí zhǐ dà dòng]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指东打西[zhǐ dōng dǎ xī]指着东边打西边,打得对手防不胜防。 
- 指日高升[zhǐ rì gāo shēng]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 指腹为婚[zhǐ fù wéi hūn]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旧指胎儿还在母体中就由双方父母作主订婚 
- 指囷相助[zhǐ qūn xiāng zhù]囷: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手指粮仓表示要帮助友人。形容慷慨大方。 
- 以指测河[yǐ zhǐ cè hé]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 指天画地[zhǐ tiān huà dì]形容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 
- 千夫所指[qiān fū suǒ zhǐ]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被许多人谴责。形容犯了众怒千夫所指,其倾覆可立而期。——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 
- 发指眦裂[fà zhǐ zì liè]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头发竖起,眼角睁裂,形容愤怒到极点 
- 指腹裁襟[zhǐ fù cái jīn]指腹:指双方父母为腹中的婴儿预订婚姻;裁襟:指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将衣襟裁为两幅,各执上方作为凭证。指从小订婚。 
- 闳意妙指[hóng yì miào zhǐ]指宏大微妙的意旨。指,同“旨”,意义,目的。 
- 染指于鼎[rǎn zhǐ yú dǐng]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指腹割衿[zhǐ fù gē jīn]指腹:指双方父母为腹中的婴儿预订婚姻;割衿:指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将衣襟裁为两幅,各执上方作为凭证。指从小订婚。 
- 首屈一指[shǒu qū yī zhǐ]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屈指计数时首先弯下大姆指,表示位居第一千古首屈一指的孔圣人,便是一位有号的。——《儿女英雄传》 
- 指日可俟[zhǐ rì kě sì]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俟:等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明道指钗[míng dào zhǐ chāi]泛指婴儿聪明。 
- 食指众多[shí zhǐ zhòng duō]食指:比喻家庭人口。家庭人口多。 
- 骈拇枝指[pián mǔ zhī zhǐ]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 眄视指使[miǎn shì zhǐ shǐ]形容骄傲的神态。 
- 指东话西[zhǐ dōng huà xī]犹言东拉西扯。指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 指日告罄[zhǐ rì gào qìng]指日:不久。指事情或工作很快就可以完成。 
- 指天誓日[zhǐ tiān shì rì]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坚决他指天誓日,说得那样斩钉截铁,使人不得不相信他 
- 如臂使指[rú bì shǐ zhǐ]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比喻指挥如意,毫无牵制或障碍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汉书.贾谊传》 
- 指点江山[zhǐ diǎn jiāng shān]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 寸指测渊[cùn zhǐ cè yuān]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 
- 指天说地[zhǐ tiān shuō dì]指着天说着地。形容无所不谈。 
- 一弹指顷[yī tán zhǐ qǐng]顷:顷刻。原为佛教用语,佛教有“一弹指顷六十年刹那”之说。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拱揖指麾[gǒng yī zhǐ huī]指从容安舒,指挥若定。同“拱挹指麾”。 
- 指雁为羹[zhǐ yàn wéi gēng]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指顾之间[zhǐ gù zhī jiān]指:用手指;顾:回头看。比喻时间十分短促。 
- 眼语颐指[yǎn yǔ yí zhǐ]颐指:以下巴的动向示意。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 
- 染指垂涎[rǎn zhǐ chuí xián]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 发踪指示[fā zōng zhǐ shì]踪:踪迹。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 折胶堕指[zhé jiāo duò zhǐ]极言天气寒冷。 
- 指瑕造隙[zhǐ xiá zào xì]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 指敌忘身[zhǐ dí wàng shēn]指敌:指向敌人。同敌人作战,忘记了自己的生死。形容勇猛杀敌,舍生忘死。 
- 指麾可定[zhǐ huī kě dìng]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 十指如椎[shí zhǐ rú chuí]形容手指粗笨不纤巧。 
- 指山卖磨[zhǐ shān mài mò]指着山上的石头当磨来卖。比喻事情还没有头绪就过早说出去或答应下来。也指以有名无实的手法进行欺骗。 
- 从容指顾[cóng róng zhǐ gù]指:手指;顾:眼看。动作和眼神十分沉着冷静。形容行动迅速而又从容。 
- 颐指气役[yí zhǐ qì yì]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役: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 指日成功[zhǐ rì chéng gōng]指不久即可成功。 
- 词约指明[cí yuē zhǐ míng]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 了如指掌[liǎo rú zhǐ zhǎng]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形容对情况极为清楚对他们的活动,他完全了如指掌 
- 点指画字[diǎn zhǐ huà zì]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 戟指嚼舌[jǐ zhǐ jiáo shé]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 手指脚划[shǒu zhǐ jiǎo huá]用手脚比划。 
- 幕后指点[mù hòu zhǐ diǎn]暗中提醒或背后指点。 
- 噬指弃薪[shì zhǐ qì xīn]噬指:咬手指。指母子眷念的感情。 
- 指亲托故[zhǐ qīn tuō gù]指为亲戚,假托故旧。即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 指方画圆[zhǐ fāng huà yuán]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 指古摘今[zhǐ gǔ zhāi jīn]指摘古今。形容才气纵横,言论锋利。 
- 指天射鱼[zhǐ tiān shè yú]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 指水盟松[zhǐ shuǐ méng sōng]盟:盟誓。指着流水、松树以为盟誓。形容情谊之深。 
- 指名道姓[zhǐ míng dào xìng]明确指出姓和名。 公开指明称呼当事人姓名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动不动就东拉西扯地胡缠些什么 
- 指日可待[zhǐ rì kě dài]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不久就可以实现胜利指日可待 
- 指大于臂[zhǐ dà yú bì]手指比胳臂大。比喻下级的权力比上级大。 
- 摘瑕指瑜[zhāi xiá zhǐ yú]指揭示优缺点。 
- 令人发指[lìng rén fà zhǐ]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因愤怒而致头发直立。形容愤怒之极 但报总不能不看,一看,则昏话之多,令人发指。——《鲁迅书信集》 
- 一弹指间[yī tán zhǐ jiān]原为佛教用语,佛教有“一弹指顷六十年刹那”之说。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指南攻北[zhǐ nán gōng běi]犹声东击西。 
指[zhǐ]字在中间的词语
- 遶指柔[rào zhǐ róu]见“遶指”。 
- 十二指阳[shí èr zhǐ yáng]人的小肠的第一段,上接胃,下接空肠,因其长度约等于人的十二个手指并排的宽度,故名。 
- 一指马[yī zhǐ mǎ]《庄子.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按《公孙龙子.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又《白马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形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庄子》指﹑马之义,乃破公孙龙说,认为指马皆非实有,如果说指(概念),则天地间的一切都可说是指;如果说马,则宇宙间的万物都可说是马。后因以“一指马”喻宇宙万物之理。 
- 灰指甲[huī zhǐ jiǎ]指甲的真菌病;甲癣。 指甲的真菌病;甲癣 
- 豁指头[huō zhǐ tou]豁拳。 
- 复种指数[fù zhǒng zhǐ shù]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一般情况下,它与热量高低成正比。计算公式为: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复种指数愈大,说明耕地利用程度愈高。 
- 鬲指声[gé zhǐ shēng]即隔指声。鬲,通“隔”。词曲上指两个字的字音在宫商乐律中相邻或相隔很近。因其在管乐器上发声前后相连或只隔一孔,故称。 
- 绕指柔[rào zhǐ róu]1.《文选.刘琨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吕延济注:“百炼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后因以“绕指柔”比喻坚强者经过挫折而变得随和软弱。 2.用以形容柔软之极。 
- 五指山[wǔ zhǐ shān]山名。在广东海南岛中部的琼中县境内,因五峰耸立,俨如五指,故名。旧称黎母山。此外,河北邢台﹑承德﹑浙江诸暨境内亦有名为五指山者。 
- 股价指数[gǔ jià zhǐ shù]反映不同时期股票价格变动程度的指标。计算期股票价格与一定时期(基期)股票价格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通常称为多少点。按各种股票价格综合计算的,为综合指数;按工业、商业、房地产等行业股票价格分别计算的,为分类指数。世界上著名的股价指数,有美国的道.琼斯指数、英国的《金融时报》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香港的恒生指数等。 
- 小指头[xiǎo zhǐ tou]口语。小指。 
- 十二指肠[shí èr zhǐ cháng]小肠最上端的肠段。是胃与肠管的交接处。相当于十二指宽,故名。 连接胃的一段小肠,有十二个横排着的指头那么长,上面有胰管和胆总管共同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 
- 银指甲[yín zhǐ jia]银制的假指甲﹐弹拨乐器用。 
- 染指书[rǎn zhǐ shū]用手指蘸墨写的字。 
- 硬指标[yìng zhǐ biāo]硬性的标准、要求。如:优质服务是这家百货公司的硬指标。 
- 掐指一算[qiā zhǐ yī suàn]指扳着指头算,比喻数量少。 
- 金指甲[jīn zhǐ jiǎ]一种黄金饰品。妇女套于大指外之四指﹐使其修长美观。 
- 大拇指头[dà mǔ zhǐ tou]见“大拇指”。 
- 逆指犯颜[nì zhǐ fàn yán]谓直言强谏者敢于违逆君王旨意,冒犯君王威严。 
- 驳瑕指颣[bó xiá zhǐ lèi]指斥缺点。 
- 血指汗颜[xuè zhǐ hàn yán]手指出血﹐脸上冒汗。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 
- 总指挥[zǒng zhǐ huī]在战争或某项工作中负责指挥全局的领导人。 
- 六指儿[liù zhǐr]①长了六个指头的手或脚。②有六指儿的人。 
- 跳指日[tiào zhǐ rì]跳加官的别称。 
- 脚指头[jiǎo zhǐ tou]脚趾。 
- 物价指数[wù jià zhǐ shù]也称“商品价格指数”。反映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有个体物价指数和物价总指数。前者用来说明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后者用来说明全部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动情况。在统计中,物价指数通常即指物价总指数。计算公式为:物价指数={}为总计的符号,p_1为报告期商品价格,p_0为基期商品价格,q_1为报告期的商品销售量。 
- 二拇指头[èr mǔ zhǐ tou]即食指。又称二拇指。 
- 垦殖指数[kěn zhí zhǐ shù]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垦殖指数高,说明该地区的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不一定就是合理,如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林、牧业地区,过多的开发,会破坏土地资源。 
- 手指字母[shǒu zhǐ zì mǔ]用手指屈伸的各种姿势,代表不同的字母,可以组成文字,供聋哑人使用。参见“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