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
捐相关字典
捐[juān]字的成语
- 功不唐捐[gōng bù táng juān]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弃。佛家语,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 矢志捐躯[shǐ zhì juān qū]矢:誓。立志牺牲而不屈从。 
- 捐躯殒首[juān qū yǔn shǒu]舍弃身躯,丢掉头颅。 
- 顶踵尽捐[dǐng zhǒng jìn juān]犹言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 
- 捐躯报国[juān qū bào guó]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 捐躯摩顶[juān qū mó dǐng]摩:通“磨”,消耗;顶:指头颅。指粉身碎骨,牺牲自己的生命。 
- 捐金抵璧[juān jīn dǐ bì]指不重财物。 
- 捐躯济难[juān qū jì nàn]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 捐身徇义[juān shēn xùn yì]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捐华务实[juān huá wù shí]抛弃浮华,务求朴实。 
- 慷慨捐生[kāng kǎi juān shēng]慷慨:意气激昂。捐生:舍弃生命。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 
- 捐躯赴难[juān qū fù nàn]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 捐金沉珠[juān jīn chén zhū]捐:舍弃,将金子丢弃在山中,将珠宝掷于湖水中。形容不贪图钱财,不奢求富贵。 
- 捐生殉国[juān shēng xùn guó]捐生:舍弃生命;殉国:为国家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 国无捐瘠[guó wú juān jí]瘠:瘦弱;捐瘠:贫弱以至死。国内没有因贫困饥饿而死亡的人。 
- 苛捐杂税[kē juān zá shuì]苛:苛刻、繁重;杂:繁杂。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 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他捐税以苛捐杂税压迫 
- 秋扇见捐[qiū shàn jiàn juān]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 顶踵捐糜[dǐng zhǒng juān mí]指捐躯,牺牲。 
- 细大不捐[xì dà bù juān]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 弃书捐剑[qì shū juān jiàn]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 为国捐躯[wèi guó juān qū]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 捐弃前嫌[juān qì qián xián]抛弃旧有的嫌隙。 
- 纨扇之捐[wán shàn zhī juān]捐:弃。 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 捐忿弃瑕[juān fèn qì xiá]瑕:玉上的斑痕裂纹,比喻旧有的裂痕。抛弃忿恨和裂痕。表示重修于好。 
捐[juān]字在开头的词语
- 捐骸[juān hái]犹捐躯。 
- 捐升[juān shēng]指清代官吏捐银换取升官。 
- 捐税[juān shuì]捐和税的总称。 各种捐和税收的总称 
- 捐款[juān kuǎn]捐助款项:向灾区捐款ㄧ捐款办学。 
- 捐势[juān shì]舍弃权势。 
- 捐甲[juān jiǎ]脱去铠甲。 
- 捐免[juān miǎn]清代进入仕途手续繁复,如愿捐银,可以减免,谓之“捐免”。 
- 捐官[juān guān]纳资求官。 
- 捐赈[juān zhèn]旧时捐钱给政府充作救济金。 
- 捐除[juān chú]废除;消除。 
- 捐监[juān jiān]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 
- 捐书[juān shū]废书不读。 
- 捐馆舍[juān guǎn shè]抛弃馆舍。死亡的婉辞。 
- 捐荐[juān jiàn]去掉荐席。表示谦逊。 
- 捐阶[juān jiē]除去阶梯。 
- 捐血[juān xuè]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之用。 
- 捐命[juān mìng]1.失去生命。谓死。 2.放弃使命。 
- 捐袂[juān mèi]捐弃衣袖。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 捐输[juān shū]〈书〉捐献:解囊捐输。 
- 捐花样[juān huā yàng]清代因捐纳得官者多,补缺不易,又定出捐花样的办法。捐花样者得优先补缺,有遇缺先﹑前先﹑尽先等名目。并扩展到科举出身及其他非捐纳官员。 
- 捐例[juān lì]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分暂行事例及现行常例两种。 
- 捐馆[juān guǎn]见“捐馆舍”。 
- 捐献[juān xiàn]拿出财物献给(国家或集体):他把全部藏书捐献给图书馆。 向国家、集体献出财物为该计划捐献10万元 
- 捐毒[juān dú]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境。 
- 捐宾[juān bīn]见“捐宾客”。 
- 捐瘠[juān jí]饥饿而死:老弱流离,捐瘠道路。 
- 捐床帐[juān chuáng zhàng]对女人死去的婉辞。 
- 捐位[juān wèi]弃官。 
- 捐赠[juān zèng]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捐赠图书。 
- 捐弃[juān qì]〈书〉抛弃:捐弃前嫌。 
- 捐助[juān zhù]拿出财物来帮助:捐助灾区人民。 
- 捐玦[juān jué]捐弃玉玦。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 捐赀[juān zī]私人或团体出资金办理或资助公共事业。 
- 捐廪[juān lǐn]开仓出谷救灾。 
- 捐世[juān shì]犹弃世。人死的婉辞。 
- 捐糜[juān mí]谓弃食。犹牺牲。 
- 捐资[juān zī]捐助资财:捐资兴学 ㄧ踊跃捐资。 
- 捐募[juān mù]犹募集。 募捐;募集捐募资金 
- 捐业[juān yè]失去生计。 
- 捐班[juān bān]捐纳出身的官吏。 清代指不通过科举考试而向官府捐纳银钱换取官职捐班出身 
- 捐廉[juān lián]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 
- 捐职[juān zhí]谓捐纳得官。 
- 捐局[juān jú]清代专掌捐纳事务的机关。其在中央者为京捐局,在地方者为外捐局。 
- 捐复[juān fù]捐银恢复受处分降革的原官。清代的一种弊政。 
- 捐忘[juān wàng]忘却。 
捐[juān]字在结尾的词语
- 起捐[qǐ juān]征收捐税。 
- 花捐[huā juān]对妓女征收的捐税。 
- 抗捐[kàng juān]拒绝交纳捐税。 公开反对交纳捐税 
- 抽捐[chōu juān]原指抽厘捐。后亦泛指抽税。 
- 题捐[tí juān]劝募,认捐。 
- 改捐[gǎi juān]指再捐银两以获取更高官职。 
- 麋捐[mí juān]捐弃。 
- 上捐[shàng juān]交纳捐税。 
- 弃捐[qì juān]1.抛弃;废置。 2.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 3.人死的婉词。 
- 相捐[xiāng juān]相离;相弃。 
- 募捐[mù juān]募集帮助别人的钱、物:为灾区募捐衣物。 
- 亩捐[mǔ juān]指旧时豪绅政权除抽收原有田赋外,另行苛剥农民的田亩捐。 
- 输捐[shū juān]捐献;献纳。 
- 遗捐[yí juān]遗弃,捐弃。 
- 田捐[tián juān]田赋以外的附加捐税。 
- 报捐[bào juān]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报捐”。 
- 委捐[wěi juān]放弃,丢掉。 
- 唐捐[táng juān]落空;虚耗;虚掷。 
- 当捐[dāng juān]见“当税”。 
- 赈捐[zhèn juān]1.清末因国用不足,许人出钱捐官,其中用于赈灾所开的捐例,称为“赈捐”。 2.泛指捐助以赈灾。 
- 脱捐[tuō juān]谓脱落散佚。 
- 杂捐[zá juān]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 
- 房捐[fáng juān]房地产税。 
- 出捐[chū juān]1.拿出。 2.捐款。 
- 郑工捐[zhèng gōng juān]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南郑州黄河决口,清政府借口治河,颁布了“郑工事例”,有钱的人按此“事例”可以捐官,叫做“郑工捐”。 
- 认捐[rèn juān]应承捐钱。 
- 税捐[shuì juān]捐税。指各种税和捐。 
- 废捐[fèi juān]废弃。 
捐[juān]字在中间的词语
- 厘捐局[lí juān jú]见“厘金局”。 
- 附捐邮票[fù juān yóu piào]又称“福利邮票”、“慈善邮票”。为福利、健康、赈灾、慈善等事业筹款而在邮资外另加附捐金额的邮票。 
- 抵雀捐金[dǐ què juān jīn]犹抵鹊。谓以金掷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