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祖相关字典
祖[zǔ]字在结尾的词语
- 本祖[běn zǔ]根源﹑根由。 
- 南祖[nán zǔ]1.分居在南边的祖先。 2.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慧能禅师。 
- 上祖[shàng zǔ]1.先祖。 2.先祖师。 3.尊崇父祖。上,通“尚”。 
- 文祖[wén zǔ]1.帝尧始祖之庙。 2.泛指太祖庙。 3.继业守文之祖。 
- 法祖[fǎ zǔ]1.教主。 2.效法先祖。 
- 三祖[sān zǔ]1.指三位祖先。 2.指三国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 
- 累祖[lèi zǔ]历代祖先。 
- 次祖[cì zǔ]列祖。《管子.侈靡》:“祀谭次祖。”尹知章注:“谭﹐延也。国败絶祀之事﹐延及次相。”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二》:“注谓‘延及次祖’﹐是读‘谭’为‘覃’﹐训延也。‘次祖’犹言列祖。《吕氏春秋.季冬》‘次诸侯之列’注:‘次﹐列也。’《晋语》‘失次犯令死’注:‘次﹐行列也。’然则‘祀覃次祖’﹐即祀延列祖也。”一说﹐次祖者﹐即趑趄﹑次且﹑次雎。见郭沫若等《管子集校.侈靡》。 
- 五祖[wǔ zǔ]佛教禅宗指“东土第五祖”唐代弘忍禅师。弘忍俗姓周,七岁出家,改用《金刚经》传法,开“东山法门”。下传慧能﹑神秀,衍生南﹑北二宗。 
- 公祖[gōng zǔ]1.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明清。 2.复姓。孔子弟子有公祖句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皇曾祖[huáng zēng zǔ]对已故曾祖父的敬称。 
- 曾祖[zēng zǔ]祖父的父亲。 祖父的父亲 
- 泰祖[tài zǔ]即太祖。 
- 小祖[xiǎo zǔ]高祖以下之庙。 
- 辽祖[liáo zǔ]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 诗祖[shī zǔ]诗的某一流派的创始人。 
- 老公祖[lǎo gōng zǔ]明清官场中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次长祖[cì zhǎng zǔ]北周宣帝对曾祖的改称。 
- 圣祖[shèng zǔ]1.帝王的先祖。多特指开国的高祖。 2.对老子的尊称。道教本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唐高宗时追尊为太上玄元皇帝﹐至玄宗时又加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宋真宗时﹐因唐故事﹐上徽号为九天司命天尊﹐后又追尊为圣祖天尊大帝。世因简称“圣祖”。 
- 大祖[dà zǔ]见“太祖”。 
- 始迁祖[shǐ qiān zǔ]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始迁于负夏。”后世谓最初迁居之祖为始迁祖。 
- 田祖[tián zǔ]传说中始耕田者。指神农氏。 
- 禅祖[chán zǔ]佛教宗派始祖或传人的尊称。 
- 出祖[chū zǔ]1.古人外出时祭路神。 2.引申为饯行送别。 
- 汉祖[hàn zǔ]即汉高祖刘邦。 
- 世祖[shì zǔ]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 2.指祖先。 
- 叔祖[shū zǔ]父亲的叔父。 父亲的叔父 
- 元祖[yuán zǔ]始祖。 
- 伯祖[bó zǔ]父亲的伯父。 父亲的伯父 
- 烈祖[liè zǔ]1.指建立功业的祖先。古多称开基创业的帝王。 2.用于对远祖的美称。 
- 舅祖[jiù zǔ]称父之舅。 
- 昭祖[zhāo zǔ]显扬祖先。 
- 启祖[qǐ zǔ]告庙。告于祖庙。 
- 石祖[shí zǔ]奇石之祖。谓奇石中之最奇者。 
- 吾祖[wú zǔ]1.我的祖先。 2.我的祖父。 3.宋时西夏主元昊自号。 
- 高祖[gāo zǔ]①曾祖的父亲。②〈书〉指始祖或远祖。 曾祖的父亲请问,你的高祖是谁? 
- 师祖[shī zǔ]1.师承;效法。 2.即祖师。 3.称老师的父亲或师父的老师。 
- 灵祖[líng zǔ]对祖先的敬称。 
- 作祖[zuò zǔ]作践;欺凌。 
- 宗祖[zōng zǔ]即祖宗,先祖。 
- 远祖[yuǎn zǔ]许多代以前的祖先。 远代的祖先 
- 始祖[shǐ zǔ]①最初得姓的祖先。后用以称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②比喻学派或行业的创始者:鲁班,相传是木匠的始祖。③指原始的(动物):始祖马。 
- 艺祖[yì zǔ]1.亦作“萟祖”。 2.有文德之祖。《书.舜典》:“归,格于艺祖,用特。”孔传:“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文祖之庙。艺,文也。”孔颖达疏:“才艺文德,其义相通,故蓺为文也。”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 
- 太祖[tài zǔ]1.亦作“大祖”。《诗.周颂.雝序》:“《雝》﹐禘大祖也。”郑玄笺:“大祖﹐谓文王。”后世通称开国皇帝曰太祖。如三国魏追尊曹操曰太祖武皇帝﹐晋追尊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宋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为太祖。如赵匡胤称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等。 2.事物的原始。 
- 玄元圣祖[xuán yuán shèng zǔ]指老子。 
- 黄连祖[huáng lián zǔ]淫羊藿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淫羊藿》。 
- 六祖[liù zǔ]佛家称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慧能。他师承五祖弘忍﹐主张直澈心源﹐顿悟成佛。慧能起初弘法岭南﹐是为南宗﹐其后蔚为“五家七宗”﹐影响深远。有《坛经》传世。见宋志盘《佛祖统纪.达磨禅宗》。 
- 积祖[jī zǔ]1.犹累世﹐世代。 2.素来;一向。 许多代的祖先,即累世 
- 宪祖[xiàn zǔ]谓遵循祖宗成法。 
- 蛇祖[shé zǔ]1.亦作“虵祖”。 2.竹的别名。 
- 严祖[yán zǔ]祖父。 
- 卖祖[mài zǔ]谓忘掉祖先。 
- 徽祖[huī zǔ]指宋徽宗。 
- 族祖[zú zǔ]即族祖父。 
- 先祖[xiān zǔ]1.祖先。 2.称已故的祖父。 称已故的祖父;祖先 
- 霸祖[bà zǔ]指南朝陈的开国君主陈霸先。陈霸先庙号高祖﹐故称。 
- 祭祖[jì zǔ]为避灾得福而对亡祖灵魂之敬拜与祭奠仪式。 为避灾得福而对亡祖灵魂之敬拜与祭奠仪式 
- 书祖[shū zǔ]指某种书体的创始者。亦指成就很高的书法家。 
- 妣祖[bǐ zǔ]先妣和先祖。 
- 家祖[jiā zǔ]对人称自己的祖父为家祖。 
- 香祖[xiāng zǔ]1.兰花的别称。 2.指早于众花开放的花。 
- 外曾祖[wài zēng zǔ]母亲的祖父。 
- 鼻祖[bí zǔ]〈书〉始祖,比喻创始人。 始祖,比喻创始人有周氏之 蝉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 肇祖[zhào zǔ]谓始出。 
- 绳祖[shéng zǔ]谓继承祖先业迹。语出《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集传:“绳,继;武,迹。” 
- 返祖[fǎn zǔ]物种在相隔若干代以后又出现与祖先相似性状的遗传现象。 
- 近祖[jìn zǔ]代数相隔不多的祖先。和“远祖”相对。 
- 后祖[hòu zǔ]谓事后告祭祖庙。 
- 玄祖[xuán zǔ]犹玄圣。指老子。 
- 乐祖[lè zǔ]先师。礼乐之先贤。 
祖[zǔ]字在中间的词语
- 高祖王母[gāo zǔ wáng mǔ]高祖母,曾祖之母。 
- 外祖父[wài zǔ fù]母亲的父亲。 
- 马祖列岛[mǎ zǔ liè dǎo]中国福建闽江口外岛屿。由马祖岛(南竿塘岛)等三座较大岛屿和附近小岛组成。属岩岛,海岸陡峭。鱼产丰富。 
- 高祖父[gāo zǔ fù]曾祖的父亲。 
- 族曾祖父[zú zēng zǔ fù]见“族曾王父”。 
- 曾祖父[zēng zǔ fù]祖父的父亲。 
- 公祖父母[gōng zǔ fù mǔ]见“公祖”。 
- 从祖母[cóng zǔ mǔ]1.父亲的堂兄弟之妻。 2.指父亲的堂伯叔母。 
- 曾祖母[zēng zǔ mǔ]祖父的母亲。 祖父的母亲 
- 曾祖妣[zēng zǔ bǐ]即曾祖母。 
- 叔祖母[shū zǔ mǔ]父亲的叔母。 
- 皇祖妣[huáng zǔ bǐ]旧时对已故祖母的敬称。 
- 五祖七真[wǔ zǔ qī zhēn]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元李道谦《七真年谱》。 
- 从祖姑[cóng zǔ gū]父亲的叔伯姐妹。 
- 从祖昆弟[cóng zǔ kūn dì]同曾祖的兄弟。 
- 先祖妣[xiān zǔ bǐ]称谓,称自己已去世的祖母。 
- 族祖父母[zú zǔ fù mǔ]族祖父与族祖母。 
- 从祖叔母[cóng zǔ shū mǔ]祖父兄弟之妻。 
- 外祖母[wài zǔ mǔ]母亲的母亲。 
- 曾祖王母[zēng zǔ wáng mǔ]曾祖母。祖父之母。 
- 刨祖坟[páo zǔ fén]喻挖除老根。 喻挖除老根 
- 高祖冠[gāo zǔ guān]冠名。以竹皮为之,帽后有尾如鹊尾。 
- 从祖父[cóng zǔ fù]父亲的堂兄弟。 
- 老祖宗[lǎo zǔ zōng]1.指祖先。 2.封建家庭中对长辈的尊称。 父方或母方直系和旁系或家族中的祖先老祖宗在天之灵 
- 伯祖妣[bó zǔ bǐ]已故的伯祖母。唐柳宗元有《伯祖妣赵郡李夫人墓志铭》。 
- 伯祖母[bó zǔ mǔ]父亲的伯母。 父亲的伯母 
祖[zǔ]字在开头的词语
- 祖习[zǔ xí]1.宗奉学习。 2.指传统的习俗。 
- 祖父母[zǔ fù mǔ]1.祖父与祖母。 2.犹祖公,公祖。旧时地方乡绅对本地长官的尊称。 
- 祖君[zǔ jūn]对祖父的尊称。 
- 祖庭[zǔ tíng]1.语出《礼记.檀弓上》:“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本谓祭奠于祖庙之中庭,后用“祖庭”犹言祖奠,谓送殡前举行的祭奠。 2.指佛教宗祖布教传法之处。 3.祖师。 4.祖屋,家族的旧居。 5.祖父。 
- 祖心[zǔ xīn]祖师的心意。 
- 祖母緑[zǔ mǔ lǜ]1.亦作“祖?琭”。 2.阿拉伯语zumunrud的译音。一种通体透明的绿宝石。 
- 祖师爷[zǔ shī yé]犹祖师,开山祖。对事物或宗派创始者之称。 
- 祖台[zǔ tái]旧时对高级官吏的尊称。 
- 祖屋[zǔ wū]祖上传留的房屋。 
- 祖明[zǔ míng]传说中的食鬼神兽。后世或制其形入于墓葬以厌胜。 
- 祖衣[zǔ yī]佛教语。指僧人的礼服。 
- 祖寺[zǔ sì]佛教语。指曾为祖师所居的佛寺。 
- 祖系图[zǔ xì tú]佛教祖师世系图。 
- 祖奠[zǔ diàn]1.于神主前之祭奠。 2.出殡前一天晩上的祭奠。 
- 祖师禅[zǔ shī chán]佛教语。禅宗称祖祖相传﹑不立文字的禅法为“祖师禅”,是以心印心的教外别传。 
- 祖父[zǔ fù]1.父亲的父亲。 2.祖父与父亲。 
- 祖考[zǔ kǎo]1.祖先。 2.指已故的祖父。 3.泛指父祖之辈。 
- 祖庶母[zǔ shù mǔ]祖妾之有子者。 
- 祖德[zǔ dé]1.祖宗的功德。 2.祖师的功德。 
- 祖厉[zǔ lì]古县名。汉置,属安定郡,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 
- 祖行[zǔ xíng]1.谓饯别将病逝者。 2.指饯送死者。 3.饯行。 
- 祖师[zǔ shī]某种学说、技艺、流派的创始人: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祖师立教,代代相承。 
- 祖遗[zǔ yí]祖先遗留。 
- 祖亲[zǔ qīn]犹祖先。 
- 祖荫[zǔ yīn]1.祖先荫封。后世子孙以先代官爵而受封。 2.指祖先荫庇。 
- 祖軷[zǔ bá]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 
- 祖贯[zǔ guàn]祖籍;原籍。 
- 祖衲[zǔ nà]僧衣。 
- 祖第[zǔ dì]祖上留传的宅第。 
- 祖生鞭[zǔ shēng biān]语出《世说新语.赏誉下》“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虞预《晋书》:“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指祖逖)先吾着鞭耳。’”后因以“祖生鞭”为勉人努力进取的典故。 
- 祖传[zǔ chuán]1.祖师所传授。 2.祖宗所传留。 祖上留传下来的 祖传秘方 
- 祖燕[zǔ yàn]同“祖宴”。 
- 祖葬[zǔ zàng]奠祭送葬。 
- 祖尚[zǔ shàng]效法崇尚。 
- 祖述[zǔ shù]遵循、效法:祖述尧舜|古人门户各自标新,亦各有所祖述。 
- 祖世[zǔ shì]犹世代。 
- 祖洲[zǔ zhōu]古代传说中的十洲之一。 
- 祖情[zǔ qíng]犹祖意。 
- 祖妈[zǔ mā]方言。犹老妈。老年妇人。 
- 祖搆[zǔ gòu]见“祖构”。 
- 祖山[zǔ shān]祖宗坟地。 
- 祖风[zǔ fēng]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 
- 祖母[zǔ mǔ]父亲的母亲。 父亲的母亲——亦称“奶奶” 
- 祖龙[zǔ lóng]1.指秦始皇。 2.借指其他帝王。 
- 祖筵[zǔ yán]1.送行的酒席。 2.祭奠时的酒宴。 
- 祖宗影神[zǔ zōng yǐng shén]祖先的画像。 
- 祖壠[zǔ lǒng]祖坟。明 叶盛《水东日记·郁氏钱氏先墓》:“景泰 中进士 蓟州 钱源 者,尝以公事至 崑,访其祖壠。” 
- 祖职[zǔ zhí]谓祖父或祖先所任的官职。 
- 祖宗故事[zǔ zōng gù shì]指先代帝王办事的旧例。 
- 祖系[zǔ xì]1.祖师世系。 2.祖先世系。 
- 祖宅[zǔ zhái]犹祖居。祖传房舍。 
- 祖语[zǔ yǔ]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原始共同语。一般由语言学家通过历史比较法等方法构拟而得。 
- 祖姑[zǔ gū]1.丈夫的祖母。 2.祖父的姐妹。 
- 祖状之尸[zǔ zhuàng zhī shī]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名。 
- 祖子[zǔ zǐ]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 祖腊[zǔ là]祭名。祖,祭祀路神;腊,年终大祭。见汉应劭《风俗通.祀典.腊》。 
- 祖龙浮海[zǔ lóng fú hǎi]传说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始皇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始皇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 祖祖孙孙[zǔ zǔ sūn sūn]犹言世世代代。 
- 祖祢[zǔ mí]1.祖庙与父庙。 2.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 3.本源;起始。 
- 祖像[zǔ xiàng]祖宗遗像。 毛利人代表祖宗的雕像,它通常或者是大的而由木头做的,或者是由绿岩做的小而常有垂饰的 
- 祖效[zǔ xiào]仿效,效法。 
- 祖礼[zǔ lǐ]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 祖泽[zǔ zé]1.祖辈手泽。用指先人遗物。 2.指祖先的恩泽。 3.地名。春秋战国时为燕地。 
- 祖上[zǔ shàng]祖先;上代。 指家族较早的先辈;祖先 
- 祖泣[zǔ qì]祭奠哭泣。 
- 祖道[zǔ dào]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 
- 祖袭[zǔ xí]效法,因袭。 
- 祖翁[zǔ wēng]祖父。 
- 祖业[zǔ yè]1.祖先的功业。常指帝王祖宗的功业。 2.泛指祖先的事业。 3.祖传的产业。 
- 祖丧[zǔ sàng]奠祭送丧。 
- 祖茔[zǔ yíng]祖辈的坟地。 
- 祖籍[zǔ jí]祖先居住地:祖籍云南昆明。 
- 祖公公[zǔ gōng gōng]1.祖先;远祖。 2.祖父。 
- 祖鞭先著[zǔ biān xiān zhe]喻奋勉争先或先占一步之意。 
- 祖爷[zǔ yé]指旧时封建帮派或会道门的创始人。 
- 祖则[zǔ zé]祖宗的法则。 
- 祖始[zǔ shǐ]本源;起源。 起始,当祖迹其祖始。——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 祖席[zǔ xí]饯行的宴席。 
- 祖国[zǔ guó]1.祖先以来所居之地。 2.祖籍所在的国家;自己的国家。 祖籍所在的国家;自己的国家 
- 祖辈[zǔ bèi]祖先;上辈。 祖先,祖宗 
- 祖灵[zǔ líng]祖宗英灵。 
- 祖用[zǔ yòng]仿效使用。 
- 祖识[zǔ shí]熟习知悉。 
- 祖花[zǔ huā]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 祖祖[zǔ zǔ]1.以祖为祖。 2.谓历代祖师。 
- 祖宗三代[zǔ zōng sān dài]泛指祖宗上辈。常用于骂人或表示鄙夷的场合。 
- 祖祀[zǔ sì]祭祖。 
- 祖位[zǔ wèi]犹祖师。 
- 祖代[zǔ dài]祖祖辈辈;世代。 
- 祖执[zǔ zhí]祖父的友执。 
- 祖本[zǔ běn]书籍或碑帖最早的刻本或拓本,为以后各本所从出者。 
- 祖饮[zǔ yǐn]犹祖饯。 
- 祖宗八代[zǔ zōng bā dài]见“祖宗三代”。 
- 祖基[zǔ jī]1.祖宗的事业。 2.祖宗的产业。 
- 祖家[zǔ jiā]同一祖先的家族。 
- 祖尝[zǔ cháng]旧时大家族为筹集祭祀祖宗所需费用而留出的公田。尝,原指秋天祭祖。 
- 祖公[zǔ gōng]1.祖父。 2.明代称地方官为祖公。 
- 祖宗朝[zǔ zōng cháo]当今皇帝祖先的时代。多指本朝开国初期。 
- 祖墓[zǔ mù]祖宗坟墓。 
- 祖统[zǔ tǒng]1.先祖的垂统;遗业。 2.指一姓嫡传统系。 
- 祖旧[zǔ jiù]谓父祖故旧。《管子.牧民》:“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又:“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郭沫若等集校引闻一多曰:“祖旧即先祖之大臣。”一说,谓恭承先祖之旧法。见尹知章注。 
- 祖印[zǔ yìn]祖师法印。 
- 祖气[zǔ qì]1.举行祖祭所须顺应的时日运会。 2.道教谓物因气而化生,因称物之来源为“祖气”。 
- 祖先[zǔ xiān]①民族或家族的先辈:歌谣叙述了族人的祖先来到湖边开创繁衍的历史|子继父业,孙踵祖先。②演化出现代生物的古代生物:鸟类的祖先是始祖鸟|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 祖馈[zǔ kuì]犹祖奠。指出殡前夕行祖祭礼。 
- 祖武[zǔ wǔ]武:足迹。先人的遗迹、事业:绳其祖武|百灵光祖武,千年福考孙。 
- 祖母绿[zǔ mǔ lǜ]一种浓绿色的宝石,成分中含有铁、铬,是最宝贵的宝石之一。 一种浓绿色的宝石,成分中含有铁、铬,是最宝贵的宝石之一 
- 祖宴[zǔ yàn]饯别的宴会。 
- 祖鞭[zǔ biān]即祖生鞭。 先着,先手。今表勤奋、争先之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晋书.刘琨传》智有过荣计,先求胜祖鞭。——何中《皮氏逸亭》 
- 祖祭[zǔ jì]奉祖的祭祀。 
祖[zǔ]字的成语
- 有忝祖德[yǒu tiǎn zǔ dé]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 
- 祖祖辈辈[zǔ zǔ bèi bèi]辈辈:一代一代。世世代代。 世世代代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 
- 祖龙之虐[zǔ lóng zhī nüè]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 九宗七祖[jiǔ zōng qī zǔ]泛指祖宗。 
- 祖武宗文[zǔ wǔ zōng wén]祖袭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 
- 天恩祖德[tiān ēn zǔ dé]天恩:皇恩;祖德:祖宗的荫德。皇上和祖宗的恩德。 
- 祖宗家法[zǔ zōng jiā fǎ]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 
- 绳其祖武[shéng qí zǔ wǔ]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绳:继承。武:足迹。依祖先的足迹继续走下去。比喻继承祖辈事业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 呵佛骂祖[hē fó mà zǔ]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 祖宗法度[zǔ zōng fǎ dù]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 乃祖乃父[nǎi zǔ nǎi fù]乃:你的。你的祖父,你的父亲。指祖父和父亲。 
- 成佛作祖[chéng fó zuò zǔ]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 认祖归宗[rèn zǔ guī zōng]①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②喻指回归故土。 
- 祖生之鞭[zǔ shēng zhī biān]比喻奋勉争先或先占一着之意。 
- 开山祖师[kāi shān zǔ shī]开山:指在名山创立寺院;祖师:第一代创业和尚。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最初在山上建寺院的僧侣,后指某一事业,学术或派别的创始人 
- 开山之祖[kāi shān zhī zǔ]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 列祖列宗[liè zǔ liè zōng]指历代祖先。 
- 不祧之祖[bù tiāo zhī zǔ]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光宗耀祖[guāng zōng yào zǔ]宗:宗族;祖:祖先。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荣耀。使整个家族都感到光荣在封建社会,人们十载寒窗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 祖功宗德[zǔ gōng zōng dé]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 祖传秘方[zǔ chuán mì fāng]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万物之祖[wàn wù zhī zǔ]祖:始,开始。一切事物的开始。 
- 祖舜宗尧[zǔ shùn zōng yáo]信仰、遵循尧舜之道。 
- 开山鼻祖[kāi shān bí zǔ]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 数典忘祖[shǔ diǎn wàng zǔ]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没有回答好周天子的提问而被周天子讽刺为“数典而忘其祖”。后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