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
苴相关字典
苴[jū]字在开头的词语
- 苴衰[jū shuāi]丧服之一种。用苴麻之布所制的丧服。 
- 苴杖[jū zhàng]1.古代居父丧时孝子所用的竹杖。 2.指父丧。 
- 苴服[jū fú]粗劣的衣服。 
- 苴茅[jū máo]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 
- 苴布[jū bù]子麻所织的粗布。 
- 苴绖[jū dié]丧服中麻布制的无顶冠与腰带。亦指居丧。 
- 苴麻[jū má]大麻的雌株,能够结子作种。 大麻的雌株,所生的花都是雌花,开花后结实;也叫“种麻”( zhǒngmá) 
- 苴枲[jū xǐ]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丧服。 
- 苴秸[jū jiē]古代祭祀时用作陈列祭品的草席。 
苴[jū]字在结尾的词语
- 补苴[bǔ jū]苴:用草垫鞋底。补缀衣裳鞋底。引申为弥合:补苴漏洞。 
- 土苴[tǔ jū]1.渣滓,糟粕。比喻微贱的东西。犹土芥。 
- 藞苴[lǎ jū]1.犹邋遢。不整洁;不利落;不端庄。 2.犹阑珊。 
- 且苴[qiě jū]粗陋。且,通“粗”。《墨子.兼爱下》:“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练帛之冠﹐且苴之屦﹐入见文公。”孙诒让间诂:“毕云:且当为粗。王云:且苴即粗粗……《广雅.释诂》:粗﹑麤﹑大也。案王说是也。”且苴之屦﹐指粗恶的草鞋。一说﹐即粗麻。 
- 麤苴[cū jū]粗糙。 
- 草苴[cǎo jū]犹草类。 
- 佉苴[qū jū]腰带。 
- 包苴[bāo jū]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 
- 栖苴[qī jū]挂在树上的水草。《诗.大雅.召旻》:“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朱熹集传:“栖苴,水中浮草栖于木上者。”后用为穷困窘迫的典实。 
- 苞苴[bāo jū]①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②指馈赠的礼物: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又指贿赂:苞苴公行。 
- 麻苴[má jū]丧服中之麻绖﹑苴杖。 
苴[jū]字的成语
- 补苴罅漏[bǔ jū xià lòu]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其上焉者补苴罅漏,除饰耳目,故千疮百孔,代甚一代。——清. 梁启超《西政丛书叙》 
- 苞苴竿牍[bāo jū gān dú]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 补苴调胹[bǔ jū tiáo ér]补苴:补缀,引申为弥缝;调胹:烹调煮熟。比喻加工使之完美。多用于对文章加工使之提高,或对理论作进一步完美的表述。 
苴[jū]字在中间的词语
- 饮腥苴熟[yǐn xīng jū shú]古代送死送葬的风俗。人刚死,使口含珠贝或生稻之米,安葬前,在苞苴上放置熟物祭奠死者。 
- 罗苴子[luó jū zǐ]唐时南诏选择精锐乡兵组成的前锋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