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荚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肝痫、心痫、脾痫、肺痫、肾痫等。《医林绳墨》卷六:“大抵五脏之痫,各随五脏所治。皆以清痰降火为要也,或加以五脏补养之药。有风者驱其风,有痰者豁其痰,因气者清其气,因惊者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肠寄生虫病,以蛔虫、蛲虫、姜片虫、绦虫、钩虫为多见,尤以蛔虫、蛲虫病发病更为普遍。这些肠道寄生虫病,轻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危及生命。因小儿接触污染的环境机会多,虫卵通过食物或蚴虫接触
经外奇穴名。《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若眼反,口噤,腹中切痛者,灸阴囊下第一横理十四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阴囊下横纹。位于阴囊下第一横纹之中点处。
病名。①系指颊在下生疮,漫肿疼痛,或左或右,身发寒热。《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郁结,或食煎炒灸煿而成,或左或右。”发于左者,名左阴疮;发于右者,名右阴疮。详见各该条。②指女性外生殖器之生疮
见伤寒百问歌条。
书名。1卷。明·薛己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分述肿疡、溃疡、疔疮、乳痈、瘿疬、咽喉口齿、囊痈、下疳、痔疮、便毒、悬痈、臁疮、汤火疮、小儿丹毒诸病的一些外科验方。
病名。指虚劳病之中虚气滞者。《太平圣惠方·治气劳诸方》:“夫气劳者,由脏腑虚弱,阴阳不和,喜怒无恒,劳逸过度之所致也。”症见胸膈噎塞,呕逆,脘腹胀气,饮食不下,大便时泄,面色萎黄,四肢无力,日渐消瘦等
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太阳痉、阳明痉、少阳痉。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