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用方

上用方

方集。见幼幼集条。

猜你喜欢

  • 慢心锐毒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井疽。见该条。

  • 粰是麸的异体字。见麸疮条。

  • 龙虎交困

    指“目有眵泪,赤肿而昏”(佚名《眼科秘旨》)的证候。可见于风火眼,天行赤眼等。

  • 和胃理气

    理气法之一。是治疗气、痰、食、湿等病邪阻滞中脘的方法。症见脘腹胀闷、吞酸或吐酸水、嗳气等,用枳实、陈皮、姜半夏、炒莱菔子、煅瓦楞子等药。

  • 气至病所

    针刺术语。出《针经指南》。“气”是指针下的得气感应。《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是指这种感应通过一定的手法,到达了病变部位而言。

  • 平胃导痰汤

    《症因脉治》卷一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天南星、半夏、茯苓、枳壳。水煎服。治痰饮胃脘痛,痛而呕恶,吐出痰涎稍减者。

  • 暑搏血崩

    病证名。多因暑邪客于冲任胞宫,血难停留而致突然经血崩下。症见血色深红,质稀,量多如注,面赤或垢,身热口渴喜凉饮。治宜清热祛暑,凉血止血。方用单芩心丸,或益元散加百草霜。

  • 汪若源

    【介绍】:明医学家。精儿科,尤善治痘。提出医生必须目视指切,意度心推,权衡斟酌,随机应变,庶无一偏之患。因此,将先贤所论及平素亲验之方,撰成《痘疹大成集览》三卷,《汪氏痘书》一卷(1577年),堪为后

  • 陈昌祚

    【介绍】:宋代医家。撰《明时攻要伤寒论》3卷,已佚。

  • 肾虚腰痛

    证名。腰痛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丸。又称肾经腰痛。因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肾脏精气所致。《金匮翼·腰痛》:“肾虚腰痛者,精气不足,足少阴气衰也。……其症形羸气少,行立不支,而卧息少可。无甚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