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石疽

下石疽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因体虚、寒邪深袭,致使血液凝结而成。发于膝盖或两侧部的石疽,形如鸡卵,坚硬如石,活动时患部疼痛,皮色不变,无红热,难消难溃,既溃难敛。治疗参见石疽条。

猜你喜欢

  • 痰母

    病理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乳食停滞,或为暑湿所侵,化热灼液成痰,因循日久,结为顽块者,称为痰母。是齁的病因。详齁条。

  • 泻圆补方

    刺法用语。《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入)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

  • 足阳明脉

    经脉名。即足阳明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足阳明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夹(挟)少腹,上出乳内兼(廉),出膉(嗌),夹(挟)口,以上之鼻。其病:病足中指废,胻痛,膝中种(肿),腹种(肿),乳内兼(廉

  • 雨伞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天文草之别名,详该条。

  • 八爪龙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即八爪金龙,详该条。

  • 寒膈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寒膈之为病,心腹胀满,咳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参见五膈条。

  • 火眼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 五仁橘皮汤

    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即五仁丸作汤剂。治证同。见五仁丸条。

  • 出《灵枢·经脉》。即髌骨。又名伏兔骨,俗称膝盖骨。

  • 七日风

    病名。脐风的俗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