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多因堕胎复损胞脉或瘀血残留所致。治宜调补胃气为主。如脾虚者兼见食少纳呆,脘腹饱闷,方用四君子汤加当归、熟地;胃气下陷者,兼见痞满,小腹下坠,方用补中益气汤;因瘀血残留所致者,兼见下血色暗有块,
病证名。系指患痧痘疮疹而失音者。《海藏癍论萃英》:“若疮疹出而声音不出者,是形气俱病也,当清其肺。”治宜疏风宣肺、解毒清热。可选用银翘散、粘子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痘疮失音条。
见《本草经集注》。即枣树根,详该条。
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见该条。
病证名。见《红炉点雪》。由气虚卫不固表所致。症见自汗恶风,汗出常冷,疲乏无力,脉微而缓或虚大。治宜益气固表。可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见《泉州本草》。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腹痛。参见产后腹痛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即恶疮。见该条。
病名。《喉科心法》:“抢舌风,着力咯出血,即愈。”即飞扬喉。详该条。
证名。见《内经吴注》卷二十。同心下否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