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2卷。清·吴鞠通撰于1798年。本书针对当时医界时弊而作。着眼于医治医生诊治中的弊病,故题名《医医病书》。书中辨析多属内科杂证,议论诊治,语多中肯。如诊病以现症为主,不必拘执古方,对药物不可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枫荷梨之别名,详该条。
见《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狄夷之国,祝发文身。”是在身体上刺字、刺花的古代习俗。
病证名,属痿证、痿躄的范围。多由风湿热之邪内窜经络所致,不同于一般温邪袭肺或暑湿壅阻肠胃。《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张,软短为拘,弛张为痿。”临床表现早期类似感冒,如发热、呕吐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生于眉部。证治同疔疮。
见《江西草药》。为水龙骨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麻疹活人全书》。系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好发于婴幼时期。临床以热、咳嗽、呼吸急促为特点。在麻疹、感冒或其他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先后天不足,如佝偻病,营养不良,亦易
病名。指由外伤引起的鼻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或堕车马,打扑伤损,致血淖溢,发为鼻衄,名折伤衄。”宜以细棉蘸药塞入鼻内止血。参见鼻衄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28。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之背俞穴。位于骶部,平第二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当骼后上棘内缘下与骶骨间凹陷中;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二骶神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