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痈

乳痈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又名乳、妬乳乳毒吹妳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乳疯。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乳汁瘀积而成。初起乳房出现硬结、胀痛、乳汁流出不畅,全身可有恶寒发热,继则肿块增大,焮红剧痛,寒热不退而内蕴成脓。早期治宜舒肝理气、清胃热、通乳散结,方用瓜蒌牛蒡汤橘叶散和乳汤内服;如意金黄散蒲公英捣烂外敷;或隔蒜灸之;或葱一握洗净,连须捣烂作饼,置患处,以茶杯盛热灰,覆葱上热熨之;或南星末调敷;或玉簪花根加盐少许,共捣如泥外敷;鹿角尖磨汁敷之;若脓成宜服托里透脓汤,并于脓肿处切开排脓,余按一般溃疡处理。

猜你喜欢

  • 远志筒

    见《中药材手册》。为远志之药材名,详该条。

  • 青丁

    病名。出《中藏经》卷三。五丁之一。属肝经,起于目下,始如瘤瘢,其色青,硬如石,使人目昏昏然无所见,多恐悸,睡不安宁,或生筋骨之间,久则危,可用紫花草敷疮上。余参疔疮条。

  • 痘疹精华

    见医述条。

  • 清金降火

    同清金,详该条。

  • 藕实

    出《神农本草经》。为莲子之别名,详该条。

  • 吐乳泻青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证候。多因患儿感受寒邪,伤及脾胃,肝气逆乱,上扰于胃则吐乳,下扰于肠则泻青。治宜补脾平肝。用异功散加肉桂、白芍。

  • 麻毒攻目

    病名。为麻疹毒邪所引发,浊害清和之症。麻疹恢复期,疹点已退而白睛红赤转甚,羞明流泪,肿痛多眵,甚至黑睛生翳,失治可致丧明。治法:白睛红赤,羞明流泪者,宜疏风清肺,解除余邪,服泻白散加桑叶、薄荷、牛蒡子

  • 缠骨

    骨名。桡骨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臂骨者,……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俗名缠骨。”

  • 单喉痈

    病名。喉痈的一种。《喉科指掌》卷五:“单喉痈,或左或右,身热背寒,脾肺之症也。有红点者,风火;无红点者,风寒。”

  • 本草汇言

    药物学著作。20卷。明·倪朱谟撰。刊于1624年。收载药物约670余种。汇集引录《神农本草经》等以及当时各家的本草文献,进行了归纳补正,并删去繁复,附以验方。卷首列本草图,绘制较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