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因火性炎上之故。参肝火条。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紫苏饮,见该条。
即虫胀。见《医学入门·鼓胀》。详虫胀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清嘉庆年间袁氏(佚名)撰。1卷。刊于1828年。本书简要论述麻疹(即瘄)的诊断、治疗及合并症等,并附虞氏麻疹治法一文。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病名。多由肺肝二经蕴热,痰毒邪火上攻咽喉所致。症见咽喉焮红,漫肿疼痛,汤水难入,呼吸不利,寒热大作。《灵枢·痈疽篇》:“痈发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因其来势太猛,倘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何梦瑶《妇科精要》。指血为热迫,导致经血上壅为吐衄,下为血崩之症。如去血过多,则热随血去,以补为主;若去血少而热尚未减者,仍当清之。甚者三黄四物汤,轻者宜犀角地黄汤加减。
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介绍】:见钱原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