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出《素问·天元纪大论》。详“阳中有阴”条。
见《中药志》。为猪牙皂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指足太阴脾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舌萎,唇反。《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六:“藏府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令人目痛睛疼,若毒气结聚甚,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故以名之。或有如豆者,名曰损翳,或曰离睛,又曰蟹睛。”详蟹睛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毒发于两胁及腋下、膀上者。治宜浮萍草绞汁内服,伏龙肝研细香油调敷。
见《福建中草药》。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卫汛条。
【介绍】:见郑承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