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法之一。药材经火煅红后,立即投入水内或醋内。矿物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自然铜等多用此法。能使该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研碎。
见《浙江中药手册》。即鱼脑石,详该条。
六涎之一。指寒邪热毒损伤脏腑,其气结涩凝滞而成。因涎与滞气相交,多发为疼痛。
别,分支,分别行走。三焦网络躯体的上、中、下三部,主持诸气,能引导生发于命门的原气分别行走于全身各部位,故称为“原气之别。”《难经·三十八难》:“……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
即十六字气诀。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证名。指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多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万病回春·伤寒总论》:“伤寒阳毒斑黄者,狂叫欲走也。其症表里俱实,内外皆热,脉数有力
病证名。出《颅囟经》。属肺疳重证。明·万全《育婴秘诀》:“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疳;十六岁以上,其病为痨。疳、痨皆气血虚惫,乃脾胃受病之所致。”《证治准绳》:“热发往来,形体枯槁,面无神采,无血色,名
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方。苧麻根、干地黄各二两,当归、芍药、阿胶、炙甘草各一两。水煎,去渣,内胶烊化,分三次服。治劳损而致的胎动下坠,小腹痛,阴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