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论

伤寒论

书名。10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本书是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16卷中有关伤寒病证为主的部分。原书曾经魏晋时王叔和整理,1065年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而成。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无己注本《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全书22篇,除重复外,共397法,113方。内容主要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立方用药规律,以条文形式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此外,书中还有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的证治和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与禁忌症。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汉代以前对急性热病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由于作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注重理、法、方、药的契合,选录的方剂又多实用有效,故本书不仅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并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注释或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很多,有助于对原著的学习和参考。本书现有多种刊本和注本。

猜你喜欢

  • 本草纲目博议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 地槟榔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 橡子

    出《庄子》司马彪注。即橡实,详该条。

  • 李希邕

    【介绍】:见李密条。

  • 拳毛倒睫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 脉理求真

    脉学著作。3卷。清·黄宫绣撰。卷1为新著脉法心要,介绍诊脉部位,各种脉的形象、主病等内容;卷2新增四言脉要,系据《诊家正眼》所载崔氏“四言脉要”予以增删而成;卷3有汪昂所撰十二经脉歌、奇经八脉歌,末附

  • 银口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肩胛骨下角处。主治咳血,肋间神经痛,肺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地扁蛇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 青矾

    出《新修本草》。即绿矾,详该条。

  • 水梁木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