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余小亭

余小亭

【介绍】:

余午亭条。

猜你喜欢

  • 握固

    自我按摩方法名。拇指屈曲,置于食指根部,然后其余四指屈曲,将拇指握在掌内。《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两手当屈,两大指抵食指根,余四指捻定大指,是为两手握固。”

  • 臭田螺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脚气疮。详该条。

  • 虚实

    八纲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医学心悟》:“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症之

  • 顺气丸

    《世医得效方》卷六方。大黄(半生,半煨)五两,山药(刮去皮)、山茱萸、炒火麻仁、郁李仁(炮,去皮)、菟丝子(酒浸,炒)、牛膝(酒浸)、炒槟榔各二两,防风、炒枳壳、独活各一两,车前子二两半。为细末,炼蜜

  • 下纪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下纪者,关元也。”后《类经图翼》作关元穴之别名。属任脉经,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三寸。

  • 阴阳偏胜

    见阴阳失调条。

  • 大肠虚寒

    ①同大肠虚冷。详该条。②指一般虚寒性泄泻。下利稀薄,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兼见食少、四肢冷、腰痠、怕冷、苔白润、脉沉迟。多与脾肾虚寒有关。

  • 白滑黑黄舌

    舌上白苔或左或右,余见黄黑的舌象。见于寒热错杂证。例如素有脾肾阳虚,四肢不温,脉沉细,又有大肠湿热下利、腹痛,宜清热利湿兼温肾健脾(见《四诊抉微》)。

  • 嗽声不出

    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三卷。指小儿咳嗽,声不出者。多由邪热侵肺,津液受伤所致。治宜甘润生津,兼以利肺。用杏仁煎或紫菀散。

  • 史堪

    【介绍】:北宋医家。字载之。蜀(今四川)人。精通医术。权贵蔡京苦大肠秘固,不服大黄,治不效,史只用紫菀一味治愈,由是知名。著有《史载之方》(一名《指南方》)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