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
药物学著作。8卷,附录1卷。琉球吴继志撰。约成书于1782年。本书是作者采集琉球群岛的各种草木药物,亲自写生绘图甚至携带实物数百种到福建、北京等地广泛咨询老药工、药农、并经反复鉴定后编写成书,其中内篇
【介绍】:见高若讷条。
指小肠。心为火脏,小肠与心相表里,故称小肠为“火府”。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含羞草,详该条。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骨名。指构成眼眶的诸骨。《伤科汇纂》:“两眼眶骨,即左右睛明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睛明骨,即目窠四围目眶骨也。”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茹十眉《五官病》。即目内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