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八号大有方

猜你喜欢

  • 躯壳

    指身体,与精神相对而言。

  • 古本康平伤寒论

    书名。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复录丹波雅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

  • 半夏秫米汤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

  • 腹啼

    出《张氏医通》卷十。即子啼。详该条。

  • 图经

    见本草图经条。

  • 透热转气

    《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即透营转气。见该条。

  • 外取

    义同外治。《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说明治病的手段,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或从上治,或从下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 十二经脉

    亦称十二正经。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十二经脉按阴阳属性分布于人体,四肢部阳经

  • 五苦六辛

    指五脏宜用苦剂,六府宜用辛剂。《儒门事亲》卷十四:“……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联系临床实际,这种说法有一定指导意义。

  • 烂喉风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系指患喉风而咽喉腐溃者。多由肺胃热毒炽盛,薰灼咽喉,热胜肉腐,或过食膏粱厚味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腐溃,色灰白或灰黄,边缘不齐,口出臭秽之气。蒂丁肿胀下垂,饮食吞咽疼痛,或唇赤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