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经知要浅解

内经知要浅解

医经类著作,秦伯未(之济)撰。秦氏邃于《内经》,学验俱丰。书名“浅解”,意在深入浅出,由博返约,颇得“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之趣。此书首先对《内经知要》各篇予以题解,使知要领。其语译,信达而雅;其词解,准确有据;于“体会”、“应用”两项着力尤雄。或决千古之疑而独树异帜,或采先哲之善而补救其失。撷取前贤注论多所补正,阐发己见不乏独到之论。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鸦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鸦黄者,十指青绿,舌上生黑点,唇口青黑,身如黄铜。”宜用治胆黄方及点烙法。参见黄疸有关条。

  • 阴阳参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手掌参之别名,详该条。

  • 气不足

    指正气不足。《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

  • 哈文台

    【介绍】:清末医生。履贯未详。曾在江苏金陵、江宁、镇江等地居住。太平天国军攻克江宁时,哈氏应太平天国国医李俊良之邀,为东王杨秀清治疗眼病,效果良好。

  • 西黄醒消丸

    即犀黄丸,见该条。

  • 贾思诚

    【介绍】:元末明初医生。浦江(今属浙江)人。为李濂之外弟。早年与李濂皆师事城南闻先生。早年治经学,后受医说于朱丹溪之门,治疾有奇验。如至正十二年(1352年)治张某眩晕,贾氏采用情志调节法治之,辅以药

  • 下盛

    指病邪盛于下或滞留于下部。《灵枢·卫气》:“下盛则热。”《素问·脉要精微论》:“下盛则气胀。”

  • 樱桃梗

    见《滇南本草》。即樱桃枝,详该条。

  • 鱼翔脉

    七怪脉之一。脉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泳状。

  • 蛮姜

    出《履岩本草》。为高良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