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滑胎。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凤凰衣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热性病。《灵枢·论疾诊尺》:“冬伤于寒,春生热。”亦指热盛。《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参见发热条。
即捻法。见该条。
见吴梅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阴痒。详阴痒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赶风柴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名神祟疼痛。本证眼外观无红赤肿胀,突然疼痛,如针刺如火灼,时作时止。《银海精微》:“痛如神祟,旧无根基,只因痛甚怪异,或日痛而夜愈,或夜痛而日愈,如艾之灸,针之刺,忽来忽往,无踪无迹,号曰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