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多见于有头疽生肌收口期。因素体脾肾阳虚,加之患疮疡耗伤气血所致。证见:疮口腐肉脱尽而疮面肉芽色淡,状如镜面,胱白板亮,新肉不生,经久不敛,不知疼痛,伴见形寒
验方著作。元·沙图穆苏撰。15卷。约刊于1326年。本书分为诸风、心气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羡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治、疮肿、妇女、小儿共15门,计310余方。均选自各家方书及采录见
即齿,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毒芹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
病证名。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见虚火牙痛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闭。详该条。
即足月分娩。《儒门事亲》卷五:“夫妇人大产。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
【介绍】:宋代官吏。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左藏库使,撰有《左藏方》,已佚。
指下眼睑,又称目下弦。见目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