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祁坤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即黄练芽,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脱囊。见该条。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一作腹。指腹部胀满不适,或腹部胀大。《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
①眼的部位。《灵枢·大惑论》:“其窠气之精为白眼。”即白睛,详该条。②病名。指白涩症。《审视瑶函》卷三:“此症南人俗呼白眼。”详该条。
指肺气肃降和通调水道的功能障碍的病机。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如由于某种因素引起肺气不利,除出现咳嗽鼻塞气逆症状外,还可影响水液的运行和输布,致小便不利,出现浮肿、喘咳等。治须溯本寻源,结合利气、降气
外治方法。即敷药之俗称。详该条。
【介绍】:见曹炳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