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廿四。即代指。见该条。
【介绍】:见汪哲条。
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进一步认识,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学说。这一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的防治有
病名。明·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详阴蚀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何曾条。
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三卷。指小儿咳嗽,声不出者。多由邪热侵肺,津液受伤所致。治宜甘润生津,兼以利肺。用杏仁煎或紫菀散。
证名。见《兰室秘藏·头痛门》。指头脑不爽利及视物模糊的感觉。《东医宝鉴·外形篇》:“此由风湿热痰涎郁于精明之府,故头目不为清爽。宜川芎丸、防风散、川芎散、沃雪汤、清神养荣汤。”肝阳上亢、气郁等均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