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出《平治会萃》。食物停滞不能消化的证候。又名宿食不消、乳食不调。小儿脾胃嫩弱,乳食失调,致伤脾胃,食积滞于内,六淫病邪侵于外而致。症见腹胀,腹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治宜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又称肛门。《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魄为粕之通假字,魄门即粕门。饮食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魄门的开合由心神支配,又与前阴同为肾之开窍,饮食糟粕的排出与脾的运化、肺的肃降、以至肝的疏泄作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权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马儿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亦称紫硇砂,为硇砂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祝说病由。是古代以祝祷方法治病的名称。《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属于巫医一类。在古代卫生机构中,多设有该科。
【介绍】:清末医家。字康斋。海盐(今属浙江)人。著有《康斋医案偶存》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