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口臭

口臭

指口内呼出秽浊的臭气。又名口气口殠。《诸病源候论·口臭候》:“口臭,由五脏六府不调,气上胸鬲。”《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宜加减甘露饮,或心劳味厚之人,亦口臭,宜加减泻白散,或肺为火烁亦口臭,宜消风散、加减泻白散,或吐脓血肺痈状而口臭,他方不应,宜升麻黄连丸。”并可用香薷藿香煎汤含漱

猜你喜欢

  • 火热迫肺

    即心火炽盛,灼伤肺阴。参见火盛刑金条。

  • 漏下赤白

    病证名。出《素女经》。亦名赤白漏下。指阴道漏下之血污,赤白相杂,淋沥不断。参见经漏条。

  • 舌胀大

    舌体肿胀而增大。即舌肿,参见该条。

  • 古方八阵

    书名。9卷(即《景岳全书》卷52~60)。明·张介宾撰。作者选录前人有关著作中的方剂,按其效用分为8类,称为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共1456方。在各方之后,间附方义或按语。

  • 中气不足

    指脾胃中焦之气虚弱、运化失职的病证。症见面色黄而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便溏,若兼见胃痛则痛而喜按,舌嫩苔厚,脉虚等。《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

  • 产宝百问

    书名。5卷。原题元·朱震亨纂辑,明·王肯堂订正。本书系书商将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更改书名,托名朱氏而予刊行者。

  • 十疰

    十种疰病的总称。①指气疰、劳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尸疰、食疰、水疰、土疰等(《千金要方》卷十七)。②指风疰、寒疰、气疰、生人疰、凉疰、酒疰、食疰、水疰、尸疰、土疰等十种疰(《奇效良方》卷二十

  • 大指

    拇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也指足大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

  • 对口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脑疽。见该条。

  • 萧埙(xūn 勋)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赓六,号慎斋,槜李(在浙江嘉兴西南)人,辑有《医学经纶》等书,后又撰《女科经纶》一书。认为妇女病四诊有所难尽,而妇人之病,莫重于月经、胎产、崩淋、带下等症,故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