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口齿疳

口齿疳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疳疾毒热攻胃反映于口齿的证候。多由阳明湿热火毒熏蒸所致。《小儿药证直诀》:“初发之时,小儿口臭,上干胃口,气息臭郁,渐进损筋,龈肉生疮,或肿或烂;又进热逼入脉,常出血,其热注久,齿龈腐坏,槽宽齿脱。”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养阴。可选用养阴清肺汤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走马牙疳风热牙疳条。

猜你喜欢

  • 瘫痪风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即瘫痪。详该条。

  • 音义通瞬。或作眴。目开阖自动,即眨眼。《素问·宝命全形论》:“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 急脉

    经穴名。代号LR12。出《素问·气府论》。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耻骨联合下缘旁开2.5寸,当腹股沟处。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下方为闭孔神经的前支;并有阴部外动、静脉的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通过,外方

  • 气虚劳复

    病证名。《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气虚劳复者,温热瘥后,余邪未尽,止因正气大虚,因劳复热,微兼恶寒,四肢倦怠,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胎,胸膈宽畅者,此真气虚劳复也。宜补中益气汤甘温补之,惟

  • 打损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打伤,详该条。

  • 闵刀刀

    【介绍】:清末外科医生。佚名,因擅刀圭术,故称。四川叙永人。生活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能行剖肠、断腕术。每有刳割,先洒喷药水,再施刀圭,使病者免除痛苦。

  • 吴昇

    【介绍】:宋代医生。与宋处撰《新修钟乳论》1卷,已佚。

  • 大洞果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 风府

    经穴名,代号DU16。出《素问·骨空论》。别名舌本、曹豁、鬼穴、鬼枕。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主

  • 冲阳脉

    切诊部位之一。即趺阳脉。《素问·至真要大论》:“冲阳绝,死不治。”见趺阳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