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初医家。字真道。京兆(今陕西境内)人。学医于北山黄公,精通医药,善于望气色诊断疾病,并掌握外科手术。文学家王勃拜曹元为师,尽得其要。
病名。①出《灵枢·热病》。指风伤太阳经脉,复遇寒湿所致的痉症。《圣济总录》卷八:“风痉者,以风伤太阳之经,复遇寒湿故也。其状口噤不开,腰背强直如发痫。盖风邪内薄于经,则荣卫凝泣,筋脉紧急,故令口噤不开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卡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垣试效方》卷五。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即炮制。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有《修治药法》。详炮制条。
月经的别称。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妇女经事谓之月水,又谓之潮水。曰月者,一月一至也;曰潮者,取其信也。”详月经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