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血风藤之别名。
见《中药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兼挟的病证。按感受病邪及其相应的证候分主次,次者为兼。《温热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此风和湿均属温热的兼证。又病之主证未除,又出现新的症状,
见《救荒本草》。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小儿则》。即白术散第五方,见白术散条。
润燥法之一。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患者面色苍白、唇爪欠红润、时觉头眩、心悸、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嫩而色淡、脉细数,用首乌、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药。
见《药材学》。即蒲黄,详该条。
背脊天柱骨(第七颈椎)以下的第二胸椎的棘突部分。《医彀》:“肩胛际会处为三柱骨。”
见《文山中草药》。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麻蕡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