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怀祖
【介绍】:
见吴世铠条。
【介绍】:
见吴世铠条。
病名。出《温病条辨》卷一。即时毒。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卤地菊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四方。当归、白芍药、生地黄、红花、桃仁、枳壳、大黄。为末和丸,韭汁冲服。治脾气亏败,血液俱耗,胃脘干枯,小便闭,大便如羊粪,隧道涩而成噎膈者。
病证名。见《秘传证治要诀》卷五。本证常与肝有关。因肝阳上亢引起者多为酸痛,并有眼睑沉重,宜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由肝虚引起者,目见光亮则眼眶骨痛甚,宜滋养肝阴,用生熟地黄丸加减;由痰饮引起者,眉
病证名。小儿平日无其他疾病,骤然而得之痫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暴痫者,身躯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鸣。灸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
又称水俞五十七处。指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主要穴位。《素问·水热穴论》:“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王冰注:即脊中、悬枢、命门、腰俞、
见《赤水玄珠》卷五。即大正气散,见该条。
证名。指肛门搔痒。《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谷道痒者,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参见蛲虫病、肛头痒痛等条。
冬季脉来沉滑之象。《素问·阴阳别论》:“鼓阳至而绝曰石。”《难经·十五难》:“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
十三鬼穴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