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书名。清·虞庠辑,王庭俊增注。3卷。刊于1867年。本书节录《类经》原文,并增以简要注释。因系节录,内容不够完备,虞氏注文亦较简略。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即赤瓟,详该条。
见傅青主女科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娑罗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彭城(今江苏境内)人。以医知名,治病多验。
【介绍】:见高濂条。
病名。指疔之生于唇棱偏里者。《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反唇疔发唇里棱。”初起形如粟米,色紫坚硬。肿甚麻痒木痛,寒热交作,烦闷作呕,甚则令唇外翻。详唇疔条。
运气术语。寒水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水位之主,其写以咸,其补以苦。”王冰注:“水之位,冬至前后各三十日,终之气也。”
见《湖南药物志》。为木姜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