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多因痰涎郁于胞中,清气不升,经脉壅遏而致血崩。症见腹满或脐腹痛,下血量多成块,血出则快,血止则闷,或脐上动悸。治宜行痰降逆。方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半夏丸,或用旋复花汤等。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见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刘寿山正骨经验》。一双手分别握住患者腕部桡、尺骨下端,两拇指在上,其余四指抵住掌根部,一紧一松,使腕关节轻快地作屈伸活动。
【介绍】:见王冰条。
指全身发热的症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亦有阳气虚衰而见身热者。《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详发热条。
【介绍】:见周之干条。
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即冲和膏,见该条。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又名睢目、侵风、睑废、睥倦胞垂、眼睑垂缓、睑皮垂缓。发病有先后天之分:先天性者由发育不全引起;后天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风邪客睑而成。此外,外伤、肿瘤、
出《濒湖集简方》。即桐皮,详该条。
指尾骨。见李瀠《身经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