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蒟酱叶之别名,详该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浸泡药物。如枳壳、芍药等放在水里浸泡,使之柔软,便于切片。当归、桔梗等浸湿后放置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才切片,叫做伏。桃仁、杏仁等放在沸汤内浸泡易于去皮尖,叫做。
见《安徽中草药》。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少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正月之时,故名之曰孟春痹也。”详足少阳经筋病条。
病证名。为疳证、疳疾、疳病的简称。是一种由脾胃运化失常所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病证。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主要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损伤脾胃,以及六淫疫毒,诸虫感染,热病久病之后而致脾胃虚弱。病因虽多
【介绍】:见郑宏绩条。
【介绍】: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养生术》1卷,已佚。
见《证类本草》。指月经,详该条。
五音之一。脾音宫,其音沉宏雄壮,大而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