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琼多吉
【生卒】:1284~1339
【介绍】:
元代藏医药学家。著有《药物总汇》、《八支药诊精要》。对后世藏药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生卒】:1284~1339
【介绍】:
元代藏医药学家。著有《药物总汇》、《八支药诊精要》。对后世藏药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症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皆脾胃壅热上冲入眼睑眦之中,致令生肉。初时小如麻米,后三五年间长大,摩隐瞳人,赤涩泪出。切宜钩割散去瘀血,后乃熨烙。”内治宜清泻脾胃积热,服清胃散加减。
见《中医方药学》。又名野芝麻,芝麻响铃铃、狗铃草、紫花疔草。为豆科植物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的地上部分。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苦、平,有毒。解毒抗癌,止咳平喘,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种。丹先发背部,后漫及全身,一日一夜即可成疮,色如红枣。未成疮时宜用棘根煎汤外洗,若已成疮,宜用赤小豆末敷之。
见《生草药手册》。即樟树皮,详该条。
即滋阴八味丸,见该条。
证名。《素问·气厥论》:“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王冰注:“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圣济总录》用伏龙肝汤治之。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药用植物志》。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