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玉龙散
即回阳玉龙膏,见该条。
即回阳玉龙膏,见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理瀹骈文》。即灌溉中岳法。见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冷疳。详该条。
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隶属于太医署。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共2人。参见药园条。
见传信方条。
经穴名。代号SP1。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井(木)穴。位于趾内侧,趾甲旁约0.1寸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支,并有趾背动脉通过。主治腹胀,泄泻,便血,崩漏,带下,癫狂,
即腠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指患者神识不清,两手向空抓物,同时拇指和食指不断捻动,犹如理线之状。系病情危重,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的表现。《温疫论·补泻兼施》:“证本应下,耽迟失治,或为缓药因循,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目衄,详该条。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病证名。囟填、囟陷的合称。《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囟肿为热,以黄柏膏涂足心涌泉穴;陷则为冷,以半夏涂手心妙。”详囟填、囟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