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食盐五钱,黑铅六钱,枯白矾、枯皂矾、水银、火硝各二两。先将盐、铅熔化,入水银结成砂子另化,二矾、火硝同炒干研细,合已制好的铅汞砂子于一处细研,以不见银星为度,入罐
简称五恶。指五脏各易为某一淫邪所伤,故各有所恶。《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详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各条。
即祟脉。详该条。
指胞睑生疮。见《审视瑶函》。系由火毒郁结,邪热上攻于目所致。初起肿痛微痒,渐致赤烂成脓,甚则寒热交作,饮食减少。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服用加减四物汤,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
指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参见传道之腑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因津液亏损,胃肠干燥而致大便秘结的证候。症见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温病条辨·中焦篇》:“燥结甚者,间服增液承气。”
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书名。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
指人体腿、臂、臀等较肥厚的肌肉,其坚实、丰满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健康状况。《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类经》:“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