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陈邦贤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香云。安徽环溪人。究心医术,临证得心应手,为贫人治病,每不取报酬,撰有《医余别论》一书,未刊刻。
出《名医别录》。即覆盆子,详该条。
病证名。帷通帏,亦作眦帏赤烂。《审视瑶函》:“此症专言眦之赤烂。”详眦赤烂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金星内障。“因肝经风热冲于目,致使瞳人锁如不开,后渐结成障膜如金花之样,端然失明,惟见三光”(佚名《眼科统秘》)。本病类今之瞳孔闭锁及膜闭,或由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等。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字心源。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著有《医彀》一书。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外治法专著。1卷。清·陈炳泰撰。刊于1892年。作者鉴于不少病症的致病原因多由于饮食滞气陷于大肠而致中焦食阻、肠胃不通,遂仿张仲景蜜煎导法之义,创制“水针”,即用小竹管及猪小肠数尺相连,中盛以水,插入
病名。多由肝经积毒,肺火炽盛所致。《喉科秘旨》卷上:“生于喉之上下两边,迫于小舌,有泡或红或紫,外脸皆肿,喉内不肿,舌卷粗大,此恶症也。”治宜泻火解毒。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