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腑

外腑

三焦。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咳论经旨

    书名。4卷。清·凌嘉六辑。撰年不详。本书主要辑录《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中有关咳嗽病证的文字及有关诸家注释编成。现有《三三医书》本。

  • 单松子风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帝中下一边肿者是,或生左,或生右,……。”即松子风之生于单侧者。详双松子风条。

  • 滋补济阴丸

    《类证活人书》卷四方。熟地黄五两,山萸肉、山药各三两,茯苓、泽泻、牡丹皮、芍药、地骨皮、龟板各二两,黄柏、知母、青蒿、五味子各一两二钱半,牛膝、杜仲各一两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至五钱,早空心白

  • 香砂理气汤

    《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方。藿香、砂仁、人参、炮姜、炙甘草、白术。水煎服。治中寒腹痛,肢冷便溏,或呕吐脘满,苔白腻,脉沉弦。《重订通俗伤寒论》亦有本方,但无藿香,有木香。

  • 寒气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寒气,则呕吐恶心。”参见七气、九气条。

  • 火闭

    病证名。①系指因火邪上炎所致之听力下降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凡火闭者,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其证必鬨鬨熇熇,或胀或闷,或烦或热,或兼头面红赤者是也。”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凉膈散、龙胆泻肝汤加减。参

  • 猫眼疮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又名寒疮。由内郁湿热,外受风寒,凝结肌肤而成。本病多生头面手足,疮面红润光泽,起红斑成片,或有水泡,形似猫眼。治宜清热利湿散邪。内服清肌渗湿汤。外用妙贴散涂敷。类似虹膜样

  • 革脉

    脉象之一。《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者为牢脉。主亡血失精。

  • 肩峰

    即肩头。见该条。

  • 内托黄芪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方。黄芪八两,当归三两,肉桂(去粗皮)、木香、乳香(另研)、沉香各一两。为细末,用绿豆粉四两,生姜自然汁煮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治疮疡误治,邪滞经络,白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