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搔痒
即阴痒。详该条。
即阴痒。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脾经邪热,或久
病证名。指易地生活,肠胃一时不能适应当地水土而致的下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四方之气,温凉不同,随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旧土,多不习伏,必因饮食以入肠胃,肠胃不习,便为下痢,故名不伏水土痢也
见袖珍本草隽条。
出《药性论》。即防己,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面目浮肿由虚所致者。见《景岳全书·面病》。详面目浮肿条。
【生卒】:十三世纪末【介绍】:南宋医家。字登父,号仁斋。福州人。世代以医为业。他自幼立志学医,认真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医书和历代名医著作,加以融会贯通。医学著作较多,有《伤寒类书活人
见《山东中药》。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拗哭,详该条。
针灸体位。详见坐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