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
见太阳条。
见太阳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熛疽,见该条。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
古刺法。十二节刺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指左右配穴的刺法。用于治疗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
①五脏之一。与胃相为表里。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供应各方面的需要,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功能活动。《类经》卷三:“脾主运化……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又
指肾脂。《本草纲目》豕条:“,音夷,亦作胰。时珍曰:一名肾脂,生两肾中间,似脂非脂,似肉非肉,乃人物之命门三焦发原处也。肥则多,瘦则少,盖颐养赖之,故谓之颐。”
【生卒】:1125~1210【介绍】: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兼通医学,著有《陆氏续集验方》2卷。
小腿部的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
见溪谷条。
出《伤寒论》。为淡豆豉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膻中。见气海条。②膻中穴别名。见《类经图翼》。详膻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