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溪

太溪

经穴名,代号KI3。出《灵枢·本输》。别名吕细内昆仑。属足少阴肾经。输(土)原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前方有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咳嗽气喘咯血消渴不寐遗精,阳萎,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背痛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22)。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少阴肾经动脉,即下部地,以候肾气

图22

猜你喜欢

  • 初生口噤

    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 白花益母草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 气噎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背痛等。治用五噎丸、《深师》七气汤。参见噎、五噎条。

  • 病证名。详厥证条。

  • 厥阴俞

    经穴名,代号BL14。亦称阙俞,出《千金要方》。别名厥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

  • 燥湿化痰

    化痰法之一。治疗湿痰的方法。由于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症见痰白易咯,胸闷恶心,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而腻。用二陈汤等方。

  • 猴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

  • 喉科十六绝症

    见《喉科指掌》。该书把几种严重的喉科病所出现的不良征象加以汇总,称为“十六绝症。”一直为喉科界所重视,或为家传派奉为秘诀。十六绝症包括:①舌卷囊缩;②油汗如珠;③哑喉呛食;④吐血喉癣;⑤声如锯错;⑥鼻

  • 头痛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头痛痧》:“痧毒中于脏腑之气,闭塞不通,上攻三阳巅顶,故痛入脑髓,发晕沉重,不省人事,名真头痛,朝发夕死,夕发旦死,急刺破巅顶,出毒血以泄其气,药惟破其毒气,清其脏腑为主;痧毒中

  • 葛可久

    【介绍】:见葛乾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