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世医得效方》卷五。即纯阳真人养脏汤,见该条。
《辨证录》卷八方。熟地黄、山药、芡实各一两,沙参、茯苓各五钱,五味子一钱,地骨皮三钱。水煎服。治纵欲过度,梦遗不止,腰足痿弱,骨内酸疼,夜热自汗,终宵不干,肾水涸竭者。
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详便浊条。
即羊水。详该条。
一作弟父。上古时代巫师,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见《山东中药》。即刺蒺藜,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扁豆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末清初僧人。字雨若,号南潜。学《易经》于黄道周。明朝亡后,削发为僧,爱好文学书法兼通医学。著书十余种,在医学方面,有《运气定论》一书,已佚。
见《药材学》。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1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编成七言歌诀200余首。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