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方。吴茱萸(汤洗数次)五两,人参三两。为末,每服四大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三枚,水煎去滓,不拘时服。治气呕胸满,不纳食,呕吐涎沫,头痛。
奇经八脉之一。出《灵枢·寒热病》。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本脉自足跟外侧的申脉穴起始,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经髋、胁,至肩膊外侧,沿颈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天气阴寒时心下悸动,手足不能自温等。治用五噎丸、五噎散、沉香散。参见五噎、噎条。
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内侧壁前方,左右眼各一块。
见《本草集要》。即月经之血。
眼的部位。白睛之俗称。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紫雪去黄金,见紫雪条。
即肛门。详该条。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即花蕊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