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张氏医通》卷十六方。黄连、吴茱萸各等分。水煎干,去吴茱萸,取黄连焙燥,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次四十至五十丸,空腹温开水送下,或睡前温酒送下。治肝火胁下急痛。②见《保婴撮要》卷一。即抑肝散制
见《本草纲目》。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即戎盐。见该条。
人体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腕关节。由腕骨近端与尺挠骨远端组成。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花椒叶,详该条。
病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心烦失眠的病证。虚烦指心烦而心下无硬满,与心下硬满烦躁者有别。本证可由气虚、阳虚、阴虚、余热等不同因素导致。属气虚者,常兼见倦怠乏力,纳少神疲,口干少饮,脉象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万病回春》卷四。即瘀血咳。详该条。
【介绍】:清初藏族医家。青海人。生平欠详。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漏谷。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