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

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

见医学正印种子编条。

猜你喜欢

  • 乳毒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即乳痈。见该条。

  •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书名。22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颇多个人发挥。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不经之论。

  • 凶风

    八风之一。指从东北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 新修本草图经

    见新修本草条。

  • 啘通“哕”。指干呕。《类证活人书》卷十:“干呕者,令人所谓啘也。”《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咳逆辨》:“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详见哕、干呕等条。

  • 上管

    见上脘条。

  • 信虫

    病证名。据古籍记载,妇人每临经时,腰腹胀痛,阴内淫淫虫出如鼠粘子状,绿色者数十枚,后经水随至。可用酒制黄连为君,白术、香附为臣,研末粥丸,立服吞之。

  • 朱惠明

    【介绍】:明代医家。字济川。长兴(今浙江长兴)人。少年时曾考科举,后来改学医,专门小儿科,在当地闻名。治病不分贵贱,从不拒绝为别人看病。著有《痘疹传心录》、《慈幼心传》。

  • 脾咳

    病名。①指咳则右胁下引及肩背痛,动则咳剧者。《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治用升麻汤。如脾胃积热者,用栀连二陈汤;脾虚痰湿者,用六君子汤加枳壳、桔梗,

  • 物损真睛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①指黑睛的外伤,“谓被物触打在风轮”(《张氏医通》卷八)。②泛指眼珠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