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黄瓜疽、肉龟。指生于背部脊旁的痈,由脾火积毒而成。皮肉色红,状若黄瓜,高肿寸余,长可尺许,四肢麻木,疼痛引心。治疗同外痈,参见有头疽条。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眼之上胞振跳,常牵及眉际,俗称眼眉跳。详胞轮振跳条。
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症。出《素问·本病论》。《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伏热,章虚谷引申为伏邪。《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卷六。“伤寒吐蛔,责之胃寒。痘证吐蛔,责之里热。由热毒拂郁于里,又不能食,虫无所养,但闻食臭,即涌出者,宜黄连止蛔汤。”
病名。①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指由脏腑失调所致的风阳上亢的疾患,与内风相似。因在不知不觉中自内部逐渐发生,故称“暗”。以头晕目花为主要证候。《医钞类编·头痛门》:“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甚,
【介绍】:见王宏翰条。
古说小儿变蒸可以时日计算,分小变蒸和大变蒸两个阶段。《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生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兼蒸;九十六日三变,百二十八日四变又蒸;百六十日五变,百九十六日六变又蒸;二百二十四日七变,
证名。指肺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多由外邪侵袭,或气壅痰聚等所致。《脉经》卷二:“肺实也,苦少气,胸中满彭彭,与肩相引。”又:“肺实,……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圣济总录》卷
运气术语。指水运不及之年,火不畏水,火反用事。《素问·五常政大论》:“涸流之纪,是谓反阳。”张景岳注:“涸流之纪,水不及也。凡丙辛皆属水运,而辛以阴柔,乃为不及,故于六辛阴水之年,阳反用事,是谓反阳。
《医学传灯》卷下方。沙参、葳蕤、薏苡仁、山药、石斛、黄芩、白芍药、桔梗、甘草、地骨皮、陈皮、芡实。水煎服。治秋伤于燥,内热咳嗽,肺火传于大肠而致肺燥作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