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希范
【介绍】:
见崔嘉彦条。
【介绍】:
见崔嘉彦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方。桃枝白皮一握,朱砂、炮附子、豆豉、炒吴茱萸各一两,栀子仁十四枚,当归、肉桂各三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三夜一服。治中恶霍乱,心痛,胸胁痛,喘急。
证名。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参见鼻齆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参见胞衣不下条。
病证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偏风牵引双目斜,泪出频频,却无臀膜,不痒不痛。”《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至如眼有偏视者,由风邪攻肝,……故令偏视也”。类今之麻痹性斜视。属目偏视。参见该条。
古解剖部位名称。指骨节间相接之处,即关节。又称骨髎。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金代医家。洛州(今河南永年、肥乡一带)人。因科举不中,弃而学医。1149~1152年(天德间)大疫,广平(今河北省属)贫苦群众往往全家染病,李氏救治无数。著有《伤寒纂类》、
病名。倪枝维《产宝》:“产后腹有血块作痛,名曰块痛。生化汤治之。”详儿枕痛条。